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梦远首页史籍历史戏曲戏剧笔记杂录启蒙修身
外国文学总集选集诗文评论古典小说诗词歌赋先秦典籍诸子百家四库提要
国选文学 > 古典文学 >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 | 上页 下页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1)


  【或疑武侯有灵异之术,如八阵图、木牛流马之类,几于神矣,仙矣,而终不免于一死者,何也?曰:武侯非左慈、李意之比也。长生不死,为出世之神仙;有生有死,为入世之圣贤。学圣贤则不失为真实,学神仙则多至于妖妄。武侯不以神仙之不可知者,示天下以可疑;正以圣贤之无不可知者,示天下以可法耳。

  曹操、司马懿之为相,与诸葛武侯之为相,其总揽朝政相似也,其独握兵权相似也,其神机妙算为众推服,又相似也。而或则篡,而或则忠者,一则有私,一则无私;一则为子孙计,一则不为子孙计故也。操之临终,必嘱曹丕;懿之临终,必嘱师、昭。而武侯不然。其行丞相事,则托之蒋琬、费祎矣;其行大将军事,则付之姜维矣。而诸葛瞻、诸葛尚,曾不与焉。自桑八百株、田十五顷而外,更无一事以增家虑,则出将入相之孔明,依然一弹琴把膝之孔明耳。原其初心,本欲俟功成之后,为泛湖之范蠡,辟谷之张良,而无如事之未终,乃卒于五丈原之役。呜呼!有人如此,尚得于功名富贵中求之哉!

  五丈原之役,所以践“死而后己”之一语也。而有死而不已者:后事有所托,则九伐中原将自此而始;前事有所承,则六出祁山不自此而止也。又有死而不死者:蜀人之思孔明,皆有一未死之孔明在其心;魏人之畏孔明,如有一未死之孔明在其目也。岂独当日之刻像于车中者为然哉!后世之慕义者,读《出师》二表,无不欷歔慷慨,想见其为人。则虽谓武侯至今未尝死,至今未尝已焉可也。

  死为定数,而武侯有不欲死之心,何也?曰:念托孤之任重,则不可以死;念嗣君之才劣,则不可以死;外顾敌之未灭,而内顾诸臣更无一人堪与我匹者,则又不可以死。不可以死而死,此武侯所以不欲死也。虽然,人事已尽,则亦可以无憾于死。无憾于死,则不可死者其心,而可以死者其事也。老泉以不可死者责管仲,而独不能以此责武侯。则武侯之死,殆贤于管仲多矣。

  管仲尊周,有拨乱之风;乐毅存燕,有继绝之力。武侯自比管、乐,特以拨乱继绝之意自寓耳。而武侯之才与品,有非管、乐之所能及者。其用兵,则年小之子牙也;其辅主,则异姓之公旦也;至其出处大纲,又与伊尹最相仿佛。如先识三分,非先觉乎?躬耕南阳,非乐道乎?三顾而出,非三聘之幡然乎?鞠躬尽瘁,非自任以天下之重乎?兄弟各事一国,而天下不以为疑,非犹五就汤五就桀之迹乎?专国十二年,而后主不以为偏,非犹迁桐宫癈太甲之事乎?始之不求闻达,依然千驷弗视之心;继之誓愿讨贼,无异一夫不获之耻:三代以后,一人而已。】

  *==*==*==*==*==*

  却说姜维见魏延踏灭了灯,心中忿怒,拔剑欲杀之。孔明止之曰:“此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

  维乃收剑。孔明吐血数口,卧倒床上,谓魏延曰:“此是司马懿料吾有病,故令人来试探虚实。汝可急出迎敌。”〔抱病若此,料事到底如神。〕

  魏延领命,出帐上马,引兵杀出寨来。夏侯霸见了魏延,慌忙引军退走。延追赶二十余里方回。孔明令魏延自回本寨把守。

  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务居其一,戒、恐、惧居其三,可见用兵之道贵在小心。〕

  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

  维哭拜而受。孔明又曰:“吾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汝可依法造用。”〔为后文射魏兵伏线。〕

  维亦拜受。孔明又曰:“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为后文邓艾入川伏线。〕

  又唤马岱入帐,附耳低言,授以密计;嘱曰:“我死之后,汝可依计行之。”〔为后文斩魏延伏线。〕

  岱领计而出。少顷,杨仪入。孔明唤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为后文临阵见马岱伏线。〕

  孔明一一调度已毕,便昏然而倒,至晚方苏,便连夜表奏后主。后主闻奏大惊,急命尚书李福星夜至军中问安,兼询后事。李福领命,趱程赴五丈原,入见孔明,传后主之命。问安毕,孔明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费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周公曰:“厥若彝及抚事如子。”伊尹曰:“无以辨言乱旧政。”同此意也。〕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为后九伐中原伏线。〕吾命已在旦夕,当即有遗表上奏天子也。”

  李福领了言语,匆匆辞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写尽病躯,妙在“自觉”二字。〕

  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千古以下,同此悲愤。○宗泽临终大呼“过河”者三,又高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之句,盖亦以诸葛武侯自况也。〕

  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乃唤杨仪吩咐曰:“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前对李福止言姜维,此对杨仪并及数人。〕我死之后,凡事俱依旧法而行。〔前与李福言者,是国法;此与杨仪言者,是军法。〕缓缓退兵,不可急骤。汝深通谋略,不必多嘱。姜伯约智勇足备,可以断后。”〔嘱杨仪,亦重托姜维。〕

  杨仪泣拜受命。孔明令取文房四宝,于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表略曰:

  伏闻生死常有,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即亲贤臣、远小人之意。〕

  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有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

  ***

  孔明写毕,又嘱杨仪曰:“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吾阴魂更自起镇之。〔神奇之极。〕

  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吾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汝可布成阵势,回旗反鼓。等他来到,却将我先时所雕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见之必惊走矣。”〔前用木牛、木马,今又用木人,何先生之善能驱使草木也?〕

  杨仪一一领诺。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奇绝。〕

  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更是神奇之极。〕

  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众将正慌乱间,忽尚书李福又至,见孔明昏绝,口不能言,乃大哭曰:“我误国家之大事也!”

  须臾,孔明复醒,〔又奇。〕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奇绝。〕

  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

  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

  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

  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

  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

  孔明不答。〔费祎之后,汉祚亦终矣。先生所以不答。〕

  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后杜工部有诗叹曰: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唯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白乐天亦有诗曰: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初,蜀长水校尉廖立,自谓才名宜为孔明之副,尝以职位闲散,怏怏不平,怨谤无已。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汶山。及闻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终为左衽矣!”

  李严闻之,亦大哭病死。盖严尝望孔明复收己,得自补前过;度孔明死后,人不能用之故也。〔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无怨言。夫无怨已难矣!今废之,黜之,而又为之泣,为之死;孔明之得此于廖、李两人者,更不易也。○忙中忽夹叙此二事,绝有笔力。〕

  后元微之有赞孔明诗曰: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国选文学(gx.hkz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