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梦远首页史籍历史戏曲戏剧笔记杂录启蒙修身
外国文学总集选集诗文评论古典小说诗词歌赋先秦典籍诸子百家四库提要
国选文学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二七 經部二十七


  卷二七 經部二十七

  春秋類二

  春秋經解十二卷(永樂大典本)1

  宋崔子方撰。子方,涪陵人,字彥直,號西疇居士。《晁說之集》又稱其字伯直,蓋有二字也。朱彝尊《經義考》稱其嘗知滁州,曾子開為作《茶仙亭記》。《經解》諸書,皆罷官後所作2。考子方《宋史》無傳,惟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稱其於“紹聖閒三上疏,乞置《春秋》博士,不報。乃隱居真州六合縣,杜門著書者三十餘年。”陳振孫《書錄解題》所載大略相同。朱震進書劄子亦稱為東川布衣。彝尊之說,不知何據。惟《永樂大典》引《儀真志》一條云:“子方與蘇、黄游。嘗為知滁州曾子開作《茶仙亭記》,刻石醉翁亭側。黄庭堅稱為六合佳士。”殆彝尊誤記是事,故云然歟?考子方著是書時,王安石之說方盛行,故不能表見於世。至南渡以後,其書始顯。王應麟《玉海》載“建炎二年六月,江端友請下湖州取崔子方所著《春秋傳》藏繫祕書。紹興六年八月,子方之孫若上之。”是時朱震為翰林學士,亦有劄子上請。當時蓋甚重其書矣。子方自序云:“聖人欲以繩當世之是非,著來世之懲勸,故辭之難明者,著例以見之。例不可盡,故有日月之例,有變例。慎思精考,若網在綱。”又後序一篇,具述其疏解之宗旨。大抵推本經義,於三《傳》多所糾正。如以晉文圍鄭謂討其不會翟泉,以“郕伯來奔”為見迫於齊,以“齊侯滅萊”不書名辨《禮記》“諸侯滅同姓名”之誤,類皆諸家所未發。雖其中過泥日月之例,持論不無偏駁,而條其長義,實足自成一家。所撰凡《經解》、《本例》、《例要》三書,《通志堂經解》刊本僅有《本例》。今從《永樂大典》裒輯成編,各還其舊。自僖公十四年秋至三十二年、襄公十六年夏至三十一年,《永樂大典》並闕,則取黄震《日鈔》所引及《本例》補之。其他《本例》所釋有引伸此書所未發,或與此書小有異同者,並節取附錄。而卷袠、書名則並遵《宋史》。至子方原書,經文已不可見。今以所解參證,知大略皆從《左氏》,而亦閒有從《公》、《穀》者,故與胡安國《春秋傳》或有異同焉3。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附錄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三《春秋經解》條及全書均未載崔子方知滁州與曾子開事,乃見於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三十四《涪陵崔氏〈春秋本例〉序》。(張宗友:《四庫全書總目》誤引《經義考》訂正)

  3.殿本“焉”上有“以非宏旨之所繫,今亦各隨原文錄之”。

  春秋本例二十卷(內府藏本)

  宋崔子方撰。是書大旨以為聖人之書,編年以為體,舉時以為名,著日月以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故曰《本例》。凡一十六門,皆以日月時推之,而分著例、變例二則。州分部居,自成條理。考《公羊》、《穀梁》二傳專以日月為例,固有穿鑿破碎之病。然經書“公子益師卒”,《左傳》稱:“公不與小斂,故不書日。”則日月為例,已在二《傳》之前。疑其時去聖未遠,必有所受。但予奪筆削,寓義宏深,日月特其中之一例。故二家所說,時亦有合。而推之以概全經,則支離轇轕而不盡通1。至於必不可通,於是委曲遷就2,變例生焉3。此非日月為例之過4,而全以日月為例之過也。亦猶《易》中互體5,未嘗非取象之一義。必卦卦以互體求象,則穿鑿遂甚耳。啖助、趙匡一埽諸例而空之,豈非有激而然,如王弼之棄象言《易》乎6?子方此書,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學辨正三《傳》之是非,而專以日月為例,則正蹈其失而不悟。”所論甚允。然依據舊傳,雖嫌墨守,要猶愈於放言高論,逞私臆而亂聖經。說《春秋》者古來有此一家,今亦未能遽廢焉。

  【彙校】

  1.殿本“不”下有“可以”二字。

  2.殿本“是”下有“乎”字。

  3.殿本“變”上有“而”字。

  4.殿本“非”下有“以”字。

  5.殿本“中”下有“有”字。

  6.“必卦卦以互體求象,則穿鑿遂甚耳。啖助、趙匡一掃諸例而空之,豈非有激而然,如王弼之棄象言《易》乎”,殿本作“故《繫辭》稱‘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然使必卦卦以互體求象,則牽合穿鑿,其說遂至於難通。王弼註《易》,一掃互體,啖助、趙匡說《春秋》,亦一掃諸例而空之,豈非有激而然”。

  春秋例要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崔子方撰。考《宋史·藝文志》1:“子方《春秋經解》十二卷,《本例》、《例要》二十卷2”,知子方所著原本,此書與《本例》合併矣3。朱彝尊《經義考》稱《本例》、《例要》十卷4,並存。而今通志堂刊之《本例》則析目錄别為一卷5,以足二十卷之數,而《例要》闕焉。蓋誤以《本例》目錄為《例要》6,而不知其别有一篇。恐彝尊所見即為此本,故曰並存,亦誤註也7。今考《永樂大典》所載8,雖分析為數十百條,繫於各字之下,而裒輯其文9,尚可相屬。較通志堂本所載目錄,一字不同,灼知為刊刻之誤10。謹編綴前後,略依《本例》次序,排纂成編,以還子方所著三書之舊焉。

  【彙校】

  1.殿本“志”下有“載”字。

  2.殿本“卷”下有“以《本例》、《例要》統為卷數”一句。

  3.殿本“矣”上有“為一”二字。

  4.“十卷”,殿本作“二十卷”,誤,《經義考》卷一八三“《春秋本例》《例要》”條云:“《宋志》二十卷。今本十卷,存”。

  5.“而今通志堂刊之《本例》”,殿本作“亦未為分析。今通志堂所刊之《本例》”。

  6.殿本“蓋”下有“傳寫者佚其《例要》一卷,後來遂”。

  7.“恐彝尊所見即為此本,故曰並存,亦誤註也”,殿本作“彝尊所見當即此本,故誤註為並存也”。

  8.“所載”,殿本作“尚多載其原文”。

  9.“裒輯其文”,殿本作“尋其端緒”。

  10.“灼知為刊刻之誤”,殿本作“灼然知通志堂本為不全之帙”。

  春秋五禮例宗七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宋張大亨撰。大亨字嘉父,湖州人。登元豐乙丑乙科。何薳《春渚紀聞》、王明清《玉照新志》並載其嘗官司勳員外郎,以王國侍讀、侍講官名與朝廷相紊,奏請改正事。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大亨《春秋通訓》及此書1,則稱為“直祕閣吳興張大亨撰”。蓋舉其所終之官也2。考《左傳》發凡,杜預謂皆周公禮典,韓起見《易象春秋》亦謂周禮在魯,孫復作《春秋尊王發微》,葉夢得譏其不深於禮學,故其言多自牴牾。蓋《禮》與《春秋》本相表裏。大亨是編,以杜預釋例與經踳駁,兼不能賅盡,陸淳所集啖、趙《春秋纂例》亦支離失真,因取《春秋》事蹟,分吉、凶、軍、賓、嘉五禮,依類别記,各為總論。義例賅貫,而無諸家拘例之失。陳振孫稱為“考究詳洽3”,殆非溢美。元吳澄作《春秋纂言》4,分列五禮,多與此書相出入。澄非剽襲人書者,殆偶未見傳本歟5?朱彝尊《經義考》載此書十卷,註曰“存”。而諸家寫本,皆佚其《軍禮》三卷,已非彝尊之所見6。然《永樂大典》作於明初7,凡引此書皆吉、凶、賓、嘉四禮之文,《軍禮》絕無一字。則此三卷之佚久矣,彝尊偶未覈檢也8。

  【彙校】

  1.“載大亨《春秋通訓》及此書”,殿本無。

  2.《春渚紀聞》卷一稱“先友提學張公大亨”,則大亨終官當為提舉學事使。(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3.“陳振孫稱為‘考究詳洽’”,殿本作“振孫稱其‘詳洽’”。

  4.“元吳澄作”,殿本作“吳澄”。

  5.“澄非剽襲人書者,殆偶未見傳本歟”,殿本無。

  6.“已非彝尊之所見”,殿本無。

  7.“作於明初”,殿本無。

  8.今存宋刻本與諸清抄本皆缺卷四至六三卷,惟《軍禮》實四卷,僅佚其三。(羅振常:《善本書所見錄》)

  春秋通訓六卷(永樂大典本)

  宋張大亨撰。是書自序謂少聞《春秋》於趙郡和仲先生。考宋蘇軾《年譜》,軾本字和仲。又蘇洵《族譜》稱為唐相蘇頲之裔1,系出趙郡。今所傳軾《題煙江疊嶂圖詩》石刻,末亦有“趙郡蘇氏”印。然則“趙郡和仲先生”即軾也。蘇籀《雙溪集》載大亨以《春秋》義問軾,軾答書云:“《春秋》,儒者本務。然此書有妙用,學者罕能領會。多求之繩約中,乃近法家者流,苛細繳繞,竟亦何用?惟左丘明識其用,終不肯盡言,微見端兆,欲使學者自求之”云云2,與大亨自序亦合。蓋其學出於蘇氏,故議論宗旨亦近之。陳振孫《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並作十六卷。朱彝尊《經義考》云“已佚”。此本載《永樂大典》中,十二公各自為卷,而隱公、莊公、襄公、昭公又自分上、下卷,與十六卷之數合。然每卷篇頁無多,病其繁碎。今併為六卷,以便省覽,其文則無所佚脱也。

  【彙校】

  1.殿本“裔”下有“孫”字。

  2.《東坡集》中《答張嘉父書》即載此語,何必轉引《雙溪集》?(陳乃乾:讀《四庫全書總目》條記)

  春秋傳二十卷(浙江朱彝尊家曝書亭藏本)

  宋葉夢得撰。夢得字少蘊,號石林,吳縣人。紹聖四年進士。南渡後官至崇信軍節度使。事蹟具《宋史·文苑傳》。夢得以孫復《春秋尊王發微》主於廢傳以從經,蘇轍《春秋集解》主於從《左氏》而廢《公羊》、《穀梁》,皆不免有弊。故其書參考三《傳》以求經1,不得於事則考於義,不得於義則考於事,更相發明,頗為精覈。開禧中,其孫筠刊於南劍州。真德秀跋之,稱其“闢邪說,黜異端,有補世教不淺。”《宋史·藝文志》又載夢得别有《春秋考》三十卷、《讞》三十卷、《指要總例》二卷、《石林春秋》八卷。今《讞》、《考》二書散見《永樂大典》中,尚可得其大概。餘皆散佚,惟此《傳》猶為完書。《南窗紀談》載“夢得為《春秋》書2,其别有四:解釋音義曰《傳》,訂正事實曰《考》,掊擊三《傳》曰《讞》,編列凡例曰《例》。嘗語徐惇濟曰:‘吾之為此名,前古所未見也。’惇濟曰:‘吳程秉著書三萬餘言,曰《周易摘》、《尚書駁》、《論語弼》,得無近是乎’”云云。案此《傳》不專釋音義,其說已非。至於以一字名書,古人多有。即以《春秋》而論,“傳”為通名,不必言矣。如《漢志》所載鐸氏、張氏皆有《春秋微》,《公羊傳疏》有閔因《春秋序》,《後漢書》有鄭衆《春秋删》,《隋志》有何休《春秋議》、崔靈恩《春秋序》,孫炎併先有《春秋例》。夢得博洽,安得不見?乃以為古無此名,必非事實3。且《宋志》載夢得《春秋指要總例》,亦不名曰《春秋例》。殆小說附會之辭,不足據也。

  【彙校】

  1.“其”,殿本作“是”。

  2.“《南窗紀談》”,殿本作“《南窗記事》”,誤,《遂初堂書目》著錄闕名《南窗紀談》,今存清抄本。

  3.以一字名書,雖古人多有,然以“讞”為名,確為葉夢得首創。(潘殊閑:《葉夢得研究》)

  春秋考十六卷(永樂大典本)

  宋葉夢得撰。是書於寧宗開禧中,與《春秋傳》、《春秋讞》同刻於南劍州。元程端學作《春秋三傳辨疑》,多引其說,則當時猶有傳本。自明以來,藏書家皆不著錄,故朱彝尊《經義考》註曰“已佚”。惟《永樂大典》頗載其文,以次檢校,尚可得十之八九。今排比綴輯,復勒成編1。其書大旨在申明所以攻排三《傳》者,實本周之法度制作以為斷,初非有所臆測於其閒。故所言皆論次周典,以求合於《春秋》之法。其文辨博縱橫,而語有本原,率皆典覈。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辨定考究,無不精詳”,殆不誣也。原書前有《統論》,其後乃列十二公,逐條詮敘而不錄經文。今悉仍舊例。其卷帙則約略篇頁,輯為《統論》三卷,隱公以下以次編為十三卷,不復拘《宋志》三十卷之數。據夢得自序,稱:“自其《讞》推之,知吾所正為不妄,而後可以觀吾《考》;自其《考》推之,知吾所擇為不誣,而後可以觀吾《傳》。”然《書錄解題》已先列《傳》,次列《考》,次列《讞》。蓋《傳》其大綱,而《考》、《讞》其發明之義疏也。今仍從陳氏之序,次於《傳》後焉。

  【彙校】

  1.“編”,殿本作“書”。

  春秋讞二十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葉夢得撰。是書抉摘三《傳》是非,主於信經不信傳,猶沿啖助、孫復之餘波。於《公羊》、《穀梁》多所駁詰。雖《左傳》亦據傳末“韓魏反而喪之”之語,謂知伯亡時左氏猶在,斷以為戰國時人(案經有續書,傳亦有續書,夢得蓋未深考。語詳《左傳註疏》條下),昌言排擊。如辨諸侯世相朝為衰世之事;辨宰孔勸晉獻公及魯穆姜悔過之言皆出附會;辨十二次分十二國之謬;辨夾谷之會孔子沮齊景公事亦出假託;辨墮郈、墮費非孔子本意;辨諸侯出入有善有惡;辨諸侯卒之或日或不日1,非盡屬褒貶,魯侯之至與不至,亦不可拘牽成例。雖辨博自喜,往往有瀾翻過甚之病。於經旨或合或離,不能一一精確。而投之所向,無不如志,要亦文章之豪也。惟古引《春秋》以決獄,不云以決獄之法治《春秋》。名書以“讞”,於義既為未允。且左氏、公羊、穀梁皆前代經師,功存典籍,而加以推鞫之目,於名尤屬未安。是則宋代諸儒藐視先儒之錮習,不可以為訓者耳2。考《宋藝文志》,是書本三十卷。又夢得自記《左傳》四百四十二條、《公羊》三百四十條、《穀梁》四百四十條。今據《永樂大典》所載,參以程端學《春秋辨疑》,通加檢覈。《左傳》闕九十條,《公羊》闕六十五條,《穀梁》闕八十四條,蓋已非完帙。然其大較已略具矣。謹依類排次,釐為《左傳讞》十卷,《公羊》、《穀梁讞》各六卷。

  【彙校】

  1.“卒之”,殿本作“之卒”,誤。

  2.“以”,殿本無。

  春秋集解三十六卷(內府藏本)

  宋吕本中撰。舊刻題曰吕祖謙,誤也。本中字居仁,好問之子。《宋史》本傳載其靖康初官祠部員外郎。紹興六年賜進士,擢起居舍人。八年遷中書舍人,兼侍講,權直學士院。學者稱為東萊先生,故趙希弁《讀書附志》稱是書為東萊先生撰1。後人因祖謙與朱子遊,其名最著,故亦稱為東萊先生。而本中以詩擅名,詩家多稱吕紫微,東萊之號稍隱,遂移是書於祖謙。不知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是書,固明云本中撰也。朱彝尊《經義考》嘗辨正之,惟以《宋志》作十二卷為疑。然卷帙分合,古今每異,不獨此書為然。況振孫言是書自三《傳》而下,集諸儒之說不過陸氏、兩孫氏、兩劉氏、蘇氏、程氏、許氏、胡氏數家,而採擇頗精,全無自己議論。以此本考之亦合,知舊刻誤題審矣。惟《宋志》此書之外,别出祖謙《春秋集解》三十卷,稍為牴牾2。疑宋末刻本已析其原卷,改題祖謙。故相沿譌異,史亦因之重出耳3。祖謙《年譜》備載所著諸書,具有年月,而《春秋集解》獨不載。固其確證,不必更以他說疑也4。本中嘗撰《江西宗派圖》,又有《紫微詩話》,皆盛行於世。世多以文士目之,而經學深邃乃如此。林之奇從之受業,復以其學授祖謙,其淵源蓋有自矣。

  【彙校】

  1.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所錄吕祖謙《春秋左氏博議》、《近思錄》亦署東萊先生撰。

  2.《宋史·藝文志》載吕本中《春秋解》二卷,吕祖謙《春秋集解》三十卷。吕本中本傳載《春秋解》十卷。

  3.祖謙同時人樓鑰為陳傅良《春秋後傳》作序曰:“東萊吕公祖謙,又有《集解》行於世,《春秋》之學殆無遺蘊。”稍晚李明復《春秋集義·諸家姓氏事略》吕祖謙條亦云“有《集解》行於世”。

  4.祖謙著作多有後人整理結集刻印,不見於《年譜》者。(李解民:《春秋集解》為吕祖謙撰考——《四庫全書總目》辨正劄記)

  春秋傳三十卷(通行本)1

  宋胡安國撰。安國事蹟詳《宋史·儒林傳》。案《玉海》載“紹興五年四月詔徽猷閣待制胡安國,經筵舊臣,令以所著《春秋傳》,纂述成書進入。十年三月書成,上之。詔獎諭,除寶文閣直學士,賜銀幣。”是安國此《傳》久已屬稿2,自奉敕撰進,又覆訂五年而後成也3。俞文豹《吹劍錄》稱其自草創至於成書,初稿不留一字,其用意亦勤矣。顧其書作於南渡之後,故感激時事,往往借《春秋》以寓意,不必一一悉合於經旨。《朱子語錄》曰:“胡氏《春秋傳》有牽强處,然議論有開合精神。”亦千古之定評也。明初定科舉之制,大略承元舊式,宗法程、朱。而程子《春秋傳》僅成二卷,闕略太甚,朱子亦無成書。以安國之學出程氏,張洽之學出朱氏,故《春秋》定用二家。蓋重其淵源,不必定以其書也。後洽《傳》漸不行用,遂獨用安國書。漸乃棄經不讀,惟以安國之《傳》為主。當時所謂經義者,實安國之傳義而已。故有明一代,《春秋》之學為最弊。馮夢龍《春秋大全》凡例有曰:“諸儒議論儘有勝胡氏者。然業已尊胡,自難並收以亂耳目。”則風尚可知矣。爰逮本朝,敦崇經術,《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於安國舊說始多所駁正。棄瑕取瑜,擷其精粹,已足以綜括原書。第其書行世已久,亦未可竟廢。謹校而錄之,以存一家之言。若其中紕漏之處,則《欽定彙纂》中業已抉摘無遺,昭示海內,兹不復論辨焉。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二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傳”,殿本作“書”。

  3.《玉海》卷四〇《紹興春秋傳》條曰:“紹興五年四月一日,詔徽猷(閣)待制胡安國經筵舊臣,令以所著《春秋傳》纂述成書進入。十年三月書成,上之(下註:《表》云六年十二月上),詔獎諭。”(下註:除寶文閣直學士,賜銀幣。)胡寅《斐然集》卷二五《先公行狀》云安國歿於紹興八年四月十三日,豈能覆訂至紹興十年上之?據《宋史·高宗本紀》紹興八年二月丙寅條、《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紹興八年二月丙寅條,書成於紹興八年。(莊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訂誤三則;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春秋集註四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高閌撰。閌字抑崇,鄞縣人。紹興元年以上舍選賜進士第,歷官禮部侍郎。事蹟具《宋史·儒林傳》。是書以程子《春秋傳》為本,故仍冠以程子原序。其說則雜採唐宋諸家,鎔以己意,不復標舉其姓名。史稱秦檜疑閌薦張九成,出知筠州,不赴卒。而樓鑰序是書則云:“以直道忤時宰,一斥不復。家食累年,略不以事物自攖。日有定課,風雨弗渝1。”蓋閌家居以後,歷久始卒,晚年精力盡在是書。史文言之未詳也。閌大旨雖宗程《傳》,然如程子據漢薄昭與淮南王書有齊桓殺弟之語,遂謂子糾為弟,齊桓為兄。閌則仍用三《傳》、《史記》、《荀子》之文,云子糾、小白皆襄公弟。糾居長,為當立。絕不依阿牽就,務存門户之私。他如解“衛人立晉”、解“夫人氏之喪至自齊”、解“取濟西田”諸條,皆深得聖人微旨2。其解“及向戌盟于劉”云:“凡因來聘而盟者,必在國內。劉,王畿采地。豈有來聘魯而遠盟于劉者?蓋下文有‘劉夏’,傳者以為春夏之夏,與文四年‘夏逆婦姜于齊’文同,故誤增‘于劉’二字。”又如以“州蒲”為“州滿”之譌,亦皆足以備一解。惟《隱公九年》“會防”之“防”在琅邪華縣東南3,《十年》“取防”之“防”在高平昌邑縣西南;《文公十二年》“城諸及鄆”之“鄆”在成陽姑幕南,《成公四年》“城鄆”之“鄆”在東郡廩邱〔丘〕縣東4,閌皆混為一地,未免於考據少疎耳。原書久佚,惟散見《永樂大典》中。謹案次排比,薈稡成編。其《永樂大典》原闕者,則採各書所引閌說補之。首尾完具,復為全帙。陳振孫《書錄解題》稱是書十四卷。今以篇頁繁重,析為四十卷。又《宋史》本傳稱閌有《春秋集解》,而《永樂大典》實作《集註》,與《書錄解題》同,當是宋本原題,今並從之。至所載經文,多從《左氏》而亦閒有從《公》、《穀》者,蓋宋代諸儒大都兼採三《傳》,不盡如漢世專門之學也。

  【彙校】

  1.“弗”,殿本作“不”,誤,據樓鑰序原文。

  2.殿本“人”下有“之”字。

  3.“九年”,殿本作“元年”,誤,《春秋·隱公九年》:“冬,公會齊侯於防。”註:“防,魯地,在琅邪華縣東南。”

  4.“之鄆”,殿本脱。

  春秋後傳十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陳傅良撰。傅良字君舉(案“傅良”或作“傳良”,諸本互有異同。然其字曰君舉,則為“傅說舉於版築”之義,故今定為“傅”字),號止齋,溫州瑞安人。乾道八年進士,官至中書舍人,寶謨閣待制,諡文節。事蹟具《宋史》本傳。是編有其門人周勉跋,稱傅良為此書,“將脱稿而病。學者欲速得其書,俾傭書傳寫。其已削者或留其帖於編,增入是正者或揭去弗存。”是今所傳,已非傅良完本矣。趙汸《春秋集傳》自序於宋人說《春秋》者最推傅良,稱其“以《公》、《穀》之說參之《左氏》,以其所不書實其所書,以其所書推見其所不書1,得學《春秋》之要,在三《傳》後卓然名家。而惜其誤以左氏所錄為魯史舊文,而不知策書有體,夫子所據以加筆削者,左氏亦未之見。左氏書首所載不書之例,皆史法也,非筆削之旨。公羊、穀梁每難疑以不書發義,實與左氏異師。陳氏合而求之,殊失其本。故於左氏所錄而經不書者,皆以為夫子所筆削,則其不合於聖人者亦多”云云。考左氏為《春秋》作傳,非為策書作傳。其所云某故不書者,不得經意或有之,必以為别發史例,似非事實。況《不修春秋》二條,《公羊傳》尚有傳聞,不應左氏反不見。恐均不足為傅良病。惟以《公》、《穀》合《左氏》為切中其失耳。自王弼廢象數,而談《易》者日增。自啖助廢三《傳》,而談《春秋》者日盛。故解五經者惟《易》與《春秋》二家著錄獨多。空言易騁,兹亦明效大驗矣。傅良於臆說蠭起之日,獨能根據舊文,研求聖人之微旨。樓鑰序稱其於諸生中擇能熟誦三《傳》者三人,曰蔡幼學,曰胡宗,曰周勉。“游宦必以一人自隨。遇有所問,其應如響。”其考究可謂至詳。又其書雖多出新意,而每傳之下必註曰此據某說、此據某文,其徵引亦為至博。以是立制,世之枵腹而談褒貶者,庶有豸乎?傅良别有《左氏章旨》三十卷2,樓鑰所序蓋兼二書言之。朱彝尊《經義考》註曰“未見”。今《永樂大典》中尚存梗概,然已殘闕,不能成帙,故不復裒錄焉。

  【彙校】

  1.“見”,殿本脱,據趙汸《春秋集傳》自序。

  2.“《左氏章指》”,底本作“《左氏章旨》”,據殿本改。《宋史》卷四三四陳傅良本傳、卷二百二《藝文一》均作《左氏章指》,樓鑰序亦為《〈春秋後傳〉〈左氏章指〉序》。

  春秋左氏傳說二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1

  宋吕祖謙撰。祖謙有《古周易》,已著錄。其生平研究《左傳》,凡著三書:一曰《左傳類編》,一曰《左傳博議》,一即是編。其《類編》取《左氏》之文,分别為十九目,久無傳本,惟散見《永樂大典》中,頗無可採。《博議》則隨事立義,以評其得失。是編持論與《博議》略同,而推闡更為詳盡。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於《左氏》一書多所發明而不為文,似一時講說,門人所鈔錄者”,其說良是。《朱子語錄》亦稱其“極為詳博。然遣辭命意,頗傷於巧。”考祖謙所作《大事記》2,朱子亦謂有纖巧處,而稱其“指公孫宏、張湯姦狡處,皆說得羞愧殺人”云云。然則朱子所謂巧者,乃指其筆鋒穎利,凡所指摘,皆刻露不留餘地耳。非謂巧於馳辨,或至顛倒是非也3。《書錄解題》載是書為三十卷,此本僅二十卷。考明張萱《內閣書目》所載《傳說》四册外,尚有《續說》四册。知陳氏所謂三十卷者,實兼《續說》十卷計之。今《續說》别於《永樂大典》之中裒採成帙,以其體例自為起訖,仍分著於錄云。

  【彙校】

  1.“春秋左氏傳說”,殿本作“春秋傳說”,誤,《四庫採進書目·兩江第一次書目》載《春秋左氏傳說》二十卷,宋吕祖謙著。文淵閣《四庫》本書名作《左氏傳說》,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大事記》”,殿本作“《大事紀》”,誤,《總目》卷四七著錄吕祖謙撰《大事記》十二卷。

  3.“或至”,殿本作“至或”。

  春秋左氏傳續說十二卷(永樂大典本)1

  宋吕祖謙撰。是編繼《左氏傳說》而作,以補所未及,故謂之《續說》。久無傳本。今見於《永樂大典》者,惟自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至三十三年、襄公十六年夏至三十一年,舊本闕佚,無足採錄2。其餘則首尾完具,以傳文次第排比之,仍可成帙。其中如“臾駢送狐射姑之帑”、“孟獻子愛公孫敖二子”兩條,俱以《博議》所云為非。是則是書當成於晚年矣。其體例主於隨文解義,故議論稍不如前說之闊大。然於《傳》文所載,闡發其蘊,並抉摘其疵。如所謂:“《左氏》有三病,不明君臣大義,一也;好以人事附會災祥,二也;記管、晏事則盡精神,說聖人事便無氣象,三也”云云,雖亦沿宋儒好軋先儒之習,然實頗中其失。至於朝祭、軍旅、官制、賦役諸大典及晉、楚興衰,列國向背之事機,詮釋尤為明暢。惟子服景伯系本桓公,而以為出自襄公,稍為譌舛耳。蓋祖謙邃於史事,知空談不可以說經,故研究傳文,窮始末以覈得失,而不倡廢傳之高論。視孫復諸人,其學為有據多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無足”,殿本作“無從”。

  詳註東萊左氏博議二十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吕祖謙撰。相傳祖謙新娶,於一月之內成是書。今考自序稱:“屏處東陽之武川,居半歲,里中稍稍披蓬藋從予遊。談餘語隙,波及課試之文。乃取左氏書理亂得失之跡,疏其說於下。旬儲月積,浸就篇帙。”又考祖謙《年譜》,其初娶韓元吉女,乃紹興二十七年在信州,不在東陽。後乾道三年五月持母喪,居明招山,學子有來講習者1。四年,已成《左氏博議》。五年二月除母服,五月乃繼娶韓氏女弟。則是書之成,實在喪制之中,安有新娶之事?流俗所傳誤也。書凡一百六十八篇。《通考》載作二十卷,與此本不同。蓋此本每題之下附載《左氏》傳文,中閒徵引典故,亦略為註釋,故析為二十五卷。其註不知何人作,觀其標題版式,蓋麻沙所刊2。考《宋史·藝文志》有祖謙門人張成招《標註左氏博議綱目》一卷,疑當時書肆以成招《標註》散入各篇也。楊士奇稱别有一本十五卷,題曰《精選》,黄虞稷稱明正德中有二十卷刊本,今皆未見。坊閒所鬻之本僅十二卷,非惟篇目不完,併字句亦多妄削,世久不見全書。此本有董其昌名字二印,又有朱彝尊收藏印,亦舊帙之可寶者矣。

  【彙校】

  1.“學子”,殿本作“學者”,誤,據吕喬年《年譜》(《東萊吕太史文集》附錄)原文。

  2.丁丙跋《詳註東萊先生左氏博議》二十五卷明刻本,十行二十字,細黑口,四周雙邊,即四庫底本。(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春秋比事二十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舊本題宋沈棐撰。棐始末無可考。惟是書前有陳亮序,稱其字文伯,湖州人,嘗為婺之校官。陳振孫《書錄解題》曰:“案湖有沈文伯,名長卿,號審齋居士,為常州倅。忤秦檜,貶化州,不名棐也。不知同父何以云然。豈别有名棐而字文伯者乎?然則非湖人也”云云,其說與亮迥異。都穆《聽雨紀談》又據嘉定辛未廬陵譚月卿序,以為莆陽劉朔撰,併稱月卿親見劉氏家本。此本不載月卿序,亦未審穆何所據。疑以傳疑,無從是正。以陳亮去棐世近,姑從所序,仍著棐名1。其書前以諸國類次,後以朝聘、徵伐、會盟事蹟相近者,各比例而為之說,持論頗為平允。本名《春秋總論》,亮為更此名。元至正中嘗刊於金華。其版久燬,世罕傳本,故朱彝尊《經義考》註曰“已佚”。此本前有中興路儒學教授王顯仁序,蓋猶從元刻傳錄者也。

  【彙校】

  1.譚月卿序云“頃得劉氏家本,特表而出之”,必以為劉朔作。劉朔為後村(劉克莊)之祖,《後村集》有《二大父遺文跋》云:“麟台公歿於信安傳舍中,故遺稿尤少,有《春秋比事》二十卷,别為書。”(陸心源:《儀顧堂續跋》)

  春秋左傳要義三十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魏了翁撰。亦所輯《九經要義》之一也。其書節錄註疏之文,每條之前各為標題,而系以先後次第,與諸經《要義》體例並同。考了翁序李明復《春秋集義》云:“余嘗覽諸儒之傳,至本朝先正,謂此為經世之大法、傳心之要典,余懼益深。乃裒萃以附於經,尚慮觀書未廣,擇理未精,故未敢輕出。李君乃先得我心而為是書”云云,是了翁亦嘗裒輯衆說以註《春秋》,其書未就,而其所取於註疏者則尚見於是編。凡疏中日月名氏之曲說煩重瑣屑者1,多刊除不錄。而名物度數之閒,則削繁舉要,本末燦然。蓋左氏之書,詳於典制,三代之文章禮樂,猶可以考見其大凡。其遠勝《公》、《穀》,實在於此。了翁所輯,亦可謂得其要領矣。原本六十卷,朱彝尊《經義考》註曰“未見”。此本僅存三十一卷,末有萬曆戊申中秋後三日龍池山樵彭年手跋一篇,稱:“當時鏤帙不全,後世無原本可傳。甘泉先生有此書三十一卷,藏之懷古閣中,出以相示,因識數言於後。”則亦難覯之本矣。然甘泉為湛若水之號,若水登宏治乙丑進士,至萬曆戊申凡一百四年2,不應尚在。彭年與文徵明為姻家,王世貞序其詩集,稱年死之後,家人鬻其遺稿,則萬曆末亦不復存。且《九經要義》皆删節註疏,而跋稱其“訂定精密,為先儒所未論及”,尤不相合。疑殘本偶存,好事者偽為此跋,而未覈其年月也。

  【彙校】

  1.“名氏”,殿本作“名字”。

  2.“一百四年”,殿本作“一百四十年”,誤,弘治乙丑(1505)至萬曆戊申(1608)凡一百四年。

  春秋分紀九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宋程公說撰。公說字伯剛,號克齋,丹棱人,居於宣化。年二十五登第,官邛州教授。吳曦之亂,棄官攜所著《春秋》諸書匿安固山中修之。甫成而卒,年僅三十七。是書前有開禧乙丑自序。淳祐三年,其弟公許刊於宜春。凡《年表》九卷,《世譜》七卷,《名譜》二卷,《書》二十六卷,《周天王事》二卷,《魯事》六卷,《大國世本》二十六卷,《次國》二卷,《小國》七卷,《附錄》三卷。其《年表》則冠以周及列國,而后夫人以下與執事之卿皆各為一篇2。其《世譜》則王族、公族以及諸臣每國為一篇,魯則增以婦人名、仲尼弟子。而燕則有錄無書,蓋原闕也。《名譜》則凡名著於《春秋》者分五類列焉。《書》則曆法、天文、五行、疆理、禮樂、徵伐、職官七門。其周、魯及列國《世本》以及《次國》、《小國》、《附錄》,則各以經傳所載分隸之。條理分明,敍述典贍。所採諸儒之說與公說所附序論亦皆醇正,誠讀《春秋》者之總彙也。明以來其書罕傳,故朱彝尊《經義考》註曰“未見”。顧棟高作《春秋大事表》,體例多與公說相同。棟高非剽竊著書之人,知其亦未見也。此本出自揚州馬曰璐家3,與《通考》所載卷數相合。內宋諱猶皆闕筆,蓋從宋刻影鈔者。劉光祖作公說《墓誌》,稱其所作尚有《左氏始終》三十六卷4、《通例》二十卷、《比事》十卷。是殆刻意於《左氏》之學者5。宋自孫復以後,人人以臆見說《春秋》。惡舊說之害己也,則舉三《傳》義例而廢之;又惡《左氏》所載證據分明,不能縱橫顛倒,惟所欲言也,則併舉《左傳》事蹟而廢之。譬諸治獄,務燬案牘之文,滅證佐之口6,則是非曲直乃可惟所斷而莫之爭也7。公說當異說坌興之日,獨能考覈舊文,使本末源流犁然具見,以杜虚辨之口舌,於《春秋》可謂有功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書名作《春秋分記》,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執事”,殿本作“執政”。

  3.“自”,殿本無。

  4.“其”,殿本無。

  5.“是殆”,殿本作“蓋”。

  6.“證佐”,殿本作“佐證”。

  7.“則”,殿本作“而”。

  春秋講義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戴溪撰。溪有《續吕氏家塾讀詩記》,已著錄。開禧中,溪為資善堂說書,累轉太子詹事。時景獻太子命類《易》、《詩》、《書》、《春秋》、《論語》、《孟子》、《通鑑》,各為說以進。此即其《春秋》說也。書中如以齊襄迫紀侯去國為託復讎以欺諸侯,以秦與楚滅庸為由巴、蜀通道,以屢書“公如晉,至河乃復”為晉人啟季氏出君之漸,以定公戊辰即位為季氏有不立定公之心,皆具有理解。而時當韓侂胄北伐敗衄,和議再成,故於內修外攘、交鄰經武之道,尤惓惓焉。至卒葬之類,並闕而不釋。考宋代於喪服之制,避忌頗深。如“何居”“居”字語出《檀弓》,《禮部韻略》即不載,其他可知。溪之不釋此類,蓋當時講幄之體也。嘉定癸未五月,溪長子桷鋟木金陵學舍,沈光序之。寶慶丙戌,牛大年復刻於泰州,其序稱是書“期於啟沃君德,天下學士不可得而聞”。蓋非經生訓詁家言,故流傳未廣。陳氏《書錄解題》不著於錄,殆以是歟?《宋史·藝文志》作四卷1,王瓚《溫州志》作三卷,朱彝尊《經義考》註曰“已佚”。今外閒絕無傳本,惟《永樂大典》所採,尚散見各條經文之下2。今謹為裒輯校正,自僖公十四年秋至三十三年、襄公十六年三月至三十一年,《永樂大典》所闕,則取黄震《日鈔》所引補之。仍從《宋史》釐為四卷,而每卷又各分上、下。其所釋經文多從《左氏》,故其閒從《公》、《穀》者並附案語於下方焉。

  【彙校】

  1.“四卷”,殿本作“十卷”,誤,《宋史》卷二百二《藝文一》著錄戴溪《春秋講義》四卷。

  2.“各條經文”,殿本作“經文各條”。

  春秋集義五十卷綱領三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宋李明復撰。明復亦名俞,字伯勇,始末無考。據魏了翁序,知為合陽人,嘉定中太學生爾。是書首行題“校正李上舍經進春秋集義”,次行又題“後學巴川王夢應”。案朱彝尊《經義考》云:“《宋藝文志》載李明復《春秋集義》五十卷,又載王夢應《春秋集義》五十卷。嘗見宋季舊刻,即李氏原本,而王氏刊行之,非王氏别有《集義》也。”此本乃無錫鄒儀蕉綠草堂藏本。覈其題名,與彝尊所見本相合。知《經義考》所說有據,而《宋志》誤分為二也。張萱《內閣書目》稱其採周、程、張三子,或著書以明《春秋》,或講他經以及《春秋》,或其說有合於《春秋》者,皆廣收之。然所採如楊時、謝湜、胡安國、朱子、吕祖謙之說,不一而足,謝湜尤多。萱蓋考之未審耳。《經義考》載是書前有《綱領》二卷,又有魏了翁序。此本乃皆不載,蓋傳寫佚之。然“春王正月”條下自註曰:“餘見《綱領》上、中二卷。”則《綱領》當有三卷,故有上、中、下之分。《經義考》作二卷,亦小誤矣。今檢《永樂大典》,明復所著《綱領》尚存。謹錄而補之,仍釐為三卷,以還其舊焉2。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諸家姓氏事略》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據《總目》所云可知《綱領》三卷乃《永樂大典》本,非採進本。(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

  春秋集註十一卷綱領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宋張洽撰。洽字元德,清江人。嘉定中進士,官至著作佐郎。端平元年,朝廷知洽家居著書,宣命臨江軍守臣,以禮延訪,齎紙札謄寫以進。書既上,除洽知寶章閣。會洽卒,諡之曰文憲。以其書付祕閣。書首有洽進書狀,自言“於漢唐以來諸儒之議論,莫不考覈研究,取其足以發明聖人之意者,附於每事之左,名曰《春秋集傳》。既又因此書之粗備,復倣先師文公《語》、《孟》之書,會其精意,詮次其說以為《集註》”云云1。考《朱子語錄》深駁胡安國“夏時冠周月”之說。洽此書以春為建子之月,與《左傳》“王周正月”義合,足破支離轇轕之陋。車若水《脚氣集》乃深以洽改從周正為非,門户之見,殊不足據。至若水謂:“《春秋》一書2,質實判斷不得。除非起孔子出來,說當時之事,與所以褒貶去取之意方得。今作《集註》,便是質實判斷,此照《語》、《孟》例不得。《語》、《孟》是說道理,《春秋》是紀事。且首先數句便難明。惠公仲子,不知惠公之仲子耶?或惠公同仲子耶?尹氏卒,一邊道是婦人,一邊道是天子之世卿。諸儒譏世卿之說,自是明訓。恐是舉燭尚明之論,理雖是而事則非也”云云,其論亦頗中洽之病。要其合者不可廢也。明洪武中,以此書與胡安國《傳》同立學官3。迨永樂閒,胡廣等剽襲汪克寬《纂疏》為《大全》。其說專主胡《傳》,科場用為程式,洽書遂廢不行。今此書遺本僅存4,而所謂《集傳》則佚之久矣5。

  【彙校】

  1.“詮次”,殿本作“論次”,誤,據《經義考》卷一八九張洽《春秋集註》條所載進書狀原文。

  2.殿本“謂”下有“於”字。

  3.“學官”,殿本作“學宫”。

  4.“存”,殿本作“傳”。

  5.“佚之久”,殿本作“失之”。張洽《春秋集傳》二十六卷《綱領》一卷,今存清抄殘本十九卷多部,皆缺卷十八至二十、卷二三至二六。(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春秋王霸列國世紀編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宋李琪撰。琪字開伯1,吳郡人。官國子司業。其書成於嘉定辛未。以諸國為綱,而以《春秋》所載事蹟類編為目。前有序,後有論斷。第一卷為王朝及霸國。霸國之中黜秦穆、楚莊而存宋襄。又於晉文以下列自襄至定十君。而特附以魯二卷,為周同姓之國;而特附以“三恪”三卷,皆周異姓之國。而列秦、楚、吳、越於諸小國後,所論多有為而發。如譏晉文借秦抗楚、晉悼結吳困楚,則為徽宗之通金滅遼而言;譏紀侯隣於讎敵而不能自强,則為高宗之和議而言,其意猶存乎鑒戒。至於稱魯已滅之後,至秦、漢猶為禮義之國,則自解南渡之弱;霸國之中退楚莊、秦穆而進宋襄,則自解北轅之恥;置秦、楚、吳、越於諸小國後,則又隱示抑金尊宋之意。蓋借《春秋》以寓時事,略與胡安國《傳》同。而安國猶堅主復讎之義,琪則徒飾以空言矣。流傳已久,姑錄以備一家。且以見南宋積削之後,士大夫猶依經託傳,務持浮議以自文。國勢日頹,其來漸矣。存之亦足示炯戒也。

  【彙校】

  1.“開伯”,殿本作“伯開”。

  春秋通說十三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黄仲炎撰。仲炎字若晦,永嘉人。其進是書表稱“肄舉業而罔功”,李鳴復奏舉狀稱“科舉之外,窮經篤古”,蓋老而不第之士也。書成於紹定三年,其奏進則在端平三年。自序謂《春秋》為聖人教戒天下之書,非褒貶之書。所書之法為教,所書之事為戒。自三《傳》以褒貶立意,專門師授,仍陋襲譌。由漢以後,類例益岐,大義隱矣。故其大旨謂直書事蹟,義理自明。於古來經師相傳,“王不稱天,桓不稱王”之類,一切闢之。案《朱子語錄》云:“聖人據實而書,是非得失,有言外之意。必於一字一辭閒求褒貶所在,竊恐未然。”仲炎《表》中所云酌朱熹之論者,蓋本於是。何夢申作吕大圭《春秋或問》序,謂傳《春秋》者幾百家,大抵以褒貶賞罰為主,惟《或問》本朱子而盡斥之。不知仲炎已先發之矣。中如於“南季來聘”,據三《傳》、《戴記》,謂天子無聘諸侯之禮,《周禮》時聘之說不足信;於“滕、薛來朝”,謂諸侯無私相朝之禮,三《傳》俱謬,則過於疑古。以“盟首止”為王世子立黨制父,則過於深文。以“子同生”為傳語誤入經文,以“葬蔡桓侯”為“公”字之譌,以“同圍齊”為“圍”字重寫之誤1,疑及正經,亦未免臆為推測。然如謂季友為巨姦竊交宫閫,則成風私事,傳有明文,辭嚴義正,足以為千古之大防矣。其論胡安國之書曰:“孔子雖因顏淵之問,有取於夏時,不應修《春秋》而遽有所改定也。胡安國氏謂《春秋》以夏正冠月,而朱熹氏非之,當矣。孔子之於《春秋》,述舊禮者也。如惡諸侯之强而存天子,疾大夫之偪而存諸侯,憤吳、楚之橫而尊中國,此皆臣子所得為者。若夫更革當代之王制,竊用天子之賞罰,決非孔子意也。夫孔子修《春秋》,方將以律當世之僭,其可自為僭哉?”其立義明白正大,深得聖人之意。蓋迥非安國所及也。

  【彙校】

  1.“誤”,殿本作“訛”。

  春秋說三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洪咨夔撰。咨夔字舜俞,於潛人,歷官端明殿學士。事蹟具《宋史》本傳。是書有咨夔自序,稱:“自考功罷歸,杜門深省,作《春秋說》。”案本傳稱理宗初,咨夔為考功員外郎,以忤史彌遠。又言李全必為國患,為李知孝、梁成大所劾,鐫秩家居者七年。是書蓋是時所作也。又本傳第稱咨夔所著有《兩漢詔令擥鈔》、《春秋說》等書,而皆不載其卷數。朱彝尊《經義考》引吳任臣之言,云止三卷。《永樂大典》載吳潛所作咨夔《行狀》,則謂《春秋說》實三十卷。今考是書,篇帙繁重,斷非三卷所能盡。潛與咨夔同官相契,當親見其手定之本。任臣所言,蓋後來傳聞之誤耳。其書議論明鬯,而考據事勢,推勘情偽,尤多前人所未發。如以書“公子友如陳”為著季氏專魯之始;以晉侯執曹伯負芻而不為曹立君正為異日歸之之地;以書“大蒐昌閒”為季氏示威於衆以脅國人,皆得筆削微意。惟謂慶父出奔為季友故縱,謂劉子、單子以王猛入王城為不知有君,頗為紕繆1。然棄短取長,其卓然可傳者,不能沒也。今《兩漢詔令》等書久已散佚,此書亦無傳本,惟《永樂大典》尚多載其文。謹裒輯編次,釐正譌舛,仍分為三十卷,以還舊觀。至《春秋》經文,三《傳》各有異同。今咨夔原本經文已不可見2,就其所說推之,知其大概多從《左氏》,而閒亦參取於《公》、《穀》。今並加案語,附識其下。又自僖公十四年秋至三十三年、襄公十六年夏至三十一年,《永樂大典》原本已佚,而他家經解又絕無徵引,無從葺補,今亦姑闕之焉3。

  【彙校】

  1.“為”,殿本作“有”。

  2.“可”,殿本作“得”。

  3.“焉”,殿本無。

  春秋經筌十六卷(湖北巡撫採進本)

  宋趙鵬飛撰。鵬飛字企明,號木訥,綿州人。其意以說經者拘泥三《傳》,各護師說,多失聖人本旨,故為此書,主於據經解經。其自序曰:“學者當以無傳明《春秋》,不可以有傳求《春秋》。無傳以前,其旨安在,當默與心會矣。”又曰:“三《傳》固不足據,然公吾心而評之,亦有時得聖意者1。”夫三《傳》去古未遠,學有所受。其閒經師衍說,漸失本意者,固亦有之。然必一舉而刊除,則《春秋》所書之人,無以覈其事;所書之事,無以覈其人。即以開卷一兩事論之。“元年春王正月”,不書即位,其失在夫婦嫡庶之閒。苟無傳文,雖有窮理格物之儒,殫畢生之力,據經文而沈思之,不能知聲子、仲子事也。“鄭伯克段于鄢”,不言段為何人,其失在母子兄弟之際。苟無傳文,雖有窮理格物之儒,殫畢生之力,據經文而沈思之,亦不能知為武姜子、莊公弟也。然則舍傳言經,談何容易!啖助、趙匡攻駁三《傳》,已開異說之萌。至孫復而全棄舊文,遂貽《春秋》家無窮之弊。蔡絛《鐵圍山叢談》載鹿谿生黄沇之說曰:“今時為《春秋》者,不探聖人之志,逐傳則論魯三桓、鄭七穆,窮經則會計書甲子者若干、書侵書伐凡幾”云云。沇從學於陳瓘、黄庭堅,其授受尚有淵源,而持論業已如此,蓋皆沿復之說也。鵬飛此書,亦復之流派。其最陋者,至謂經書“成風”,不知為莊公之妾、僖公之妾,付之闕疑。張尚瑗《三傳折諸》譏其臆解談經,不知《左氏》有成風事季友,而屬僖公之事,不值一噱,頗為切中其病。然復好持苛論,鵬飛則頗欲原情,其平允之處亦不可廢。寸有所長,存備一說可矣。

  【彙校】

  1.“亦有時得聖意者”,自序原文作“亦時有得聖意者”,文津閣、文溯閣本書前提要不誤。(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春秋或問二十卷附春秋五論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吕大圭撰。大圭字圭叔,號樸鄉,南安人。淳祐七年進士,官至朝散大夫,行尚書吏部員外郎,兼國子編修、實錄檢討官、崇政殿說書,出知興化軍。嘗撰《春秋集傳》,今已散佚。此《或問》二十卷,即申明《集傳》之意也。大旨於三《傳》之中多主《左氏》、《穀梁》,而深排《公羊》。於何休《解詁》斥之尤力。考三《傳》之中,事蹟莫備於《左氏》,義理莫精於《穀梁》。惟《公羊》雜出衆師,時多偏駁。何休《解詁》牽合讖緯,穿鑿尤多。大圭所論,於三家得失,實屬不誣。視諸家之棄傳談經1,固迥然有别。所著《五論》,一曰論夫子作春秋,二曰辨日月褒貶之例,三曰特筆,四曰論三《傳》所長所短,五曰世變。程端學嘗稱《五論》明白正大,而所引《春秋》事,時與經意不合。今考《或問》之中,與經意亦頗有出入,大概長於持論而短於考實。然大圭後於德祐初由興化遷知漳州,未行而元兵至。沿海都制置蒲壽庚舉城降,大圭抗節遇害。其立身本末,皎然千古,可謂深知《春秋》之義。其書所謂明分義,正名實,著幾微,為聖人之特筆者,侃侃推論,大義凜然,足以維綱常而衛名教,又不能以章句之學錙銖繩之矣。

  【彙校】

  1.“談”,殿本作“從”。

  春秋詳說三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1

  宋家鉉翁撰。鉉翁號則堂,以蔭補官。後賜進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事蹟具《宋史》本傳。是書末有龔璛跋曰:“至元丙子宋亡,以則堂先生歸,置諸瀛州者十年,成此書。自瀛寄宣,託於其友潘公從大藏之。”今考《宋史》本傳稱鉉翁在河閒,以《春秋》教授弟子。河閒即瀛州也。又鉉翁《則堂集》中有為其弟所作《志堂說》,稱:“余自燕以來瀛,卒《春秋》舊業,成《集傳》三十卷。”篇末題“甲申正望”。甲申為至元二十一年,上距宋亡凡十年,與璛跋十年之說合;下距元貞元年賜號放歸復十年,與璛跋成書於瀛之說亦合。惟鉉翁自稱《集傳》,而此曰《詳說》,或後又改名歟?其說以《春秋》主乎垂法,不主乎記事。其或詳或略,或書或不書,大率皆抑揚予奪之所繫。要當探得聖人心法所寓,然後參稽衆說而求其是。故其論平正通達,非孫復、胡安國諸人務為刻酷者所能及。其在河閒作《假館詩》云:“平生著書苦不多,可傳者見之《春秋》與《周易》。”蓋亦確然自信者。今惟此書存,其《周易》則不可考矣。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綱領》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讀春秋編十二卷(內府藏本)

  宋陳深撰。深字子微,平江人。嘗題所居曰清全齋,因以為號。朱彝尊《經義考》引盧熊《蘇州志》,稱深“生於宋。宋亡,篤志古學,閉門著書。天曆閒奎章閣臣以能書薦,潛匿不出1。”考鄭元祐《僑吳集》有深次子植《墓誌》。據其所稱,植以至正二十二年卒,年七十,則植生於至元三十年癸巳。又自稱長於植一年,少於深三十餘年,則深之生當在開慶、景定閒。宋亡之時,僅及弱冠,故至天曆閒尚存也。所著有《讀易編》、《讀詩編》,今並未見,惟此書僅存2。其說大抵以胡氏為宗,而兼採左氏。蓋左氏身為魯史,言必有據,非公羊、穀梁傳聞疑似者比。自宋人喜以空言說《春秋》,遂併其事實而疑之,幾於束諸高閣。深所推闡,雖别無新異之見,而獨能考據事實,不為虚憍恃氣、廢傳求經之高論。可謂篤實君子,未可以平近忽之矣。

  【彙校】

  1.朱彝尊所引實出王鏊《蘇州志》卷五五《隱逸傳》,盧熊《蘇州府志》卷三七《陳深傳》所引,“薦”下有“之”,“出”作“耀”。

  2.陳深之《讀易編》,今殘本《永樂大典》共引五十一條。(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国选文学(gx.hkz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