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选文学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一百四十五 子部五十五 |
|
卷一百四十五 子部五十五 釋家類 梁阮孝緒作《七錄》,以二氏之文别錄於末。《隋書》遵用其例,亦附於志末,有部數、卷數而無書名。《舊唐書》以古無釋家,遂併佛書於道家,頗乖名實。然惟錄諸家之書為二氏作者,而不錄二氏之經典,則其義可從。今錄二氏於子部末,用阮孝緒例;不錄經典,用劉昫例也。諸志皆道先於釋,然《魏書》已稱《釋老志》,《七錄》舊目載於釋道宣《廣宏明集》者,亦以釋先於道。故今所敘錄,以釋家居前焉。 宏明集十四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梁釋僧祐編。僧祐姓俞氏,彭城下邳人。初出家揚都建初寺,武帝時居鍾山定林寺。《唐書·藝文志》載僧祐《宏明集》十四卷,此本卷數相符,蓋猶釋藏之舊。末有僧祐後序,而首無前序,疑傳寫佚之1。所輯皆東漢以下至於梁代闡明佛法之文。其學主於戒律,其説主於因果,其大旨則主於抑周、孔,排黄、老,而獨伸釋氏之法。夫天不言而自尊,聖人之道不言而自信,不待夸,不待辨也。恐人不尊不信而囂張其外以彌縫之,是亦不足於中之明證矣。然六代遺編,流傳最古,梁以前名流著作,今無專集行世者,頗賴以存,終勝庸俗緇流所撰述。就釋言釋,猶彼教中雅馴之言也。 【彙訂】 1.嘉興藏本與頻伽本皆有前序,惟吳惟明刻本無。後序固非自序,亦非後序,實乃《弘明論》。(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廣宏明集三十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唐釋道宣撰。道宣姓錢氏,丹徒人。隋末居終南白泉寺,又遷豐德寺淨業寺,至唐高宗時乃卒1。持戒精苦,釋家謂之宣律師。《唐志》載《廣宏明集》三十卷,與此本合,然二十七卷以後每卷各分上下,實三十四卷也。其書續梁僧祐《宏明集》而體例小殊,分為十篇:一曰歸正,二曰辨惑,三曰佛德,四曰法義,五曰僧行,六曰慈濟,七曰戒功,八曰啟福,九曰悔罪,十曰統歸。每篇各為小序,大旨排斥道教,與僧祐書相同。其中如《魏書·釋老志》本於二氏,神異各有紀錄,雖同為粉飾,而無所抑揚。道宣乃於敘釋氏者具載其全文,敘道家者潛删其靈蹟。然則冤親無等,猶為最初之佛法。迨其後世味漸深,勝負互軋,雖以叢林古德,人天瞻禮如道宣者,亦不免於門户之見矣。其書採摭浩博,卷帙倍於僧祐,如梁簡文帝被幽述志詩及《連珠》三首之類,頗為泛濫。然道宣生隋、唐之閒,古書多未散佚,故墜簡遺文,往往而在。如阮孝緒《七錄》序文及其門目部分,儒家久已失傳,《隋志》僅存其説,而此書第三卷内乃載其大綱,尚可推尋崖略。是亦禮失求野之一端,不可謂無裨考證也2。《神僧傳》稱僧祐前身為南齊剡溪隱嶽寺僧護,道宣前身即為僧祐。殆因道宣續僧祐之書,故附會是説。又稱道宣卒於乾封二年,而書末有遊大慈恩寺詩,乃題高宗之諡,殊不可解3。又註曰:“一作唐太宗”,蓋知其牴牾,為之遷就。考《雍錄》載慈恩寺貞觀二十二年高宗在春宫時為文德皇后立,則太宗猶及見之。然大慈恩之名可以出高宗之口,不可以出太宗之口。殆原本題為御製,後人追改歟4? 【彙訂】 1.宣公一生居止,前在終南,後在京師西明寺。西明寺初就,即詔宣充上座,玄奘法師至止,又詔與翻譯,遇敕令僧拜王者等事,宣上啟爭持甚力,又所撰著及删補律儀等,二百二十餘卷,皆在西明寺。故不言豐德、淨業二寺則已,如言豐德、淨業,則不可不及西明寺。(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2.明人如胡應麟所著《經籍會通》卷一尚知有阮孝緒《七錄》序,則並非久已失傳,不過見者不多罷了。(張滌華:《<别錄>考索》) 3.《神僧傳》乃明初撰集之書,其《道宣傳》全採自《宋高僧傳》十四。原本《廣弘明集》唐高宗皆作“今上”,頻伽所據高麗本尚可為證。且卷二十二《述三藏聖教序》及《答法師玄奘謝啟書》,卷二十五《沙門致拜君親敕》及〈停沙門拜君詔》,原本皆稱“今上”。(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4.“追”,殿本作“誤”。 法苑珠林一百二十卷(大理寺卿陸錫熊家藏本) 唐釋道世撰。道世字元惲,上都西明寺僧。是書成於高宗總章元年,朝散大夫蘭臺侍郎隴西李儼為之序,稱:“事總百篇,勒成十帙”。此本乃一百二十卷。蓋百篇乃其總綱,書中則約略篇頁而分卷帙。如《千佛篇》、《十惡篇》則一篇分七八卷,《善友篇》、《惡友篇》、《擇交篇》則兩三篇共一卷。故書凡一百一十八卷,而目錄二卷亦入卷數,與陸德明《經典釋文》例同1,合之共為百二十也2。每篇各有述意,如史傳之序。子目之首則或有述意,或無述意,為例不一。大旨以佛經故實分類排纂,推明罪福之由,用生敬信之念。蓋佛法初興,惟明因果,暨達摩東邁,始啟禪宗。譬以《六經》之傳,則因果如漢儒之訓詁,雖專門授受,株守師承,而名物典故,悉求依據,其學核實而難誣;禪宗如宋儒之義理,雖覃思冥會,妙悟多方,而擬議揣摩,可以臆測,其説憑虚而易騁。故心印之教既行,天下咸避難趨易,辨才無礙,語錄日增,而腹笥三藏之學,在釋家亦幾乎絕響矣。此書作於唐初,去古未遠,在彼法之中,猶為引經據典。雖其閒荒唐悠謬之説,與儒理牴牾,而要與儒不相亂,存之可考釋氏之掌故。較後來侈談心性,彌近理,大亂真者,固尚有閒矣。 【彙訂】 1.此本以目錄二卷為第一、二卷,以第一卷為第三卷,變亂古法。《經典釋文》第一卷乃敘錄,非目錄。(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2.此書宋《磧砂藏》、明《南藏》、《北藏》、清《龍藏》諸本皆一百卷,惟《嘉興藏》改為一百二十卷。(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開元釋教錄二十卷(江西按察使王昶家藏本) 唐釋智昇撰。智昇開元中居長安西崇福寺。是編以三藏經論編為目錄,不分門目,但以譯人時代為先後。起漢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迄開元十八年庚午,凡六百六十四載。中閒傳經緇素總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聖教及聖賢集傳并及失譯,總二千二百七十八部,合七千四十六卷,分為二錄。一曰《總括羣經錄》。皆先列譯人名氏,次列所譯經名、卷數及或存、或佚,末列小傳,各詳其人之始末,凡九卷。其第十卷則載歷代佛經目錄1,凡古目錄二十五家,僅存其名,新目錄十六家,具列其數。首為《古經錄》一卷,謂為秦始皇時釋利防等所齎,其説恍惚無徵。次為《舊經錄》一卷,稱為劉向校書天祿閣所見,蓋依據向《列仙傳》序稱“七十二人已見佛經”之文,至稱為孔壁所藏,則無庸置辨矣。餘自漢時佛經目錄以後,則固皆有實徵者也。一曰《别分乘藏錄》。凡為七類,一曰有譯有本,二曰有譯無本,三曰支派别行,四曰删略繁重,五曰拾遺補闕,六曰疑惑再譯2,七曰偽邪亂真。則各以經論類從,州列部分,與《總錄》一經一緯,凡八卷。其第十九卷則大乘經律論入藏目錄,第二十卷則小乘經律論、聖賢集傳入藏目錄也。佛氏舊文,兹為大備,亦兹為最古。所列諸傳,尤足為考證之資3。朱彝尊作《經義考》,號為善本,而核其體例,多與此符4。或為規仿,或為闇合,均未可定,然足見其為緇流之中嫻於著作者矣。考《隋書》載王儉《七志》,以道、佛附見,合為七門。阮孝緒《七錄》則以佛錄第六,道錄第七,共為七門5。《隋志》則於四部之末附載道經、佛經之總數,而不列其目。《唐志》以下頗載經目,而挂漏實多。今於二氏之書,皆擇體裁猶近儒書者略存數家,以備參考。至經典敘目則惟錄此書及白雲霽《道藏目錄》以存梗概,亦猶《隋志》但列總數之意云爾。 【彙訂】 1.“歷代”,底本作“列代”,據殿本改。 2.“疑惑再譯”,當作“疑惑再詳”。 3.提要撰者蓋未見《出三藏記集》及《歷代三寶記》等,故以《開元錄》為最古。其諸傳實採自皎、宣二家之書(慧皎、道宣等《高僧傳》),智升所自撰者無幾也。(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4.《經義考》實際取法自梁釋僧佑撰《出三藏記集》。(同上) 5.七門當為九門,王儉《七志》,道、佛固在《七志》外也。(同上) 宋高僧傳三十卷(内府藏本) 宋釋贊寧撰。贊寧有《筍譜》,已著錄。是書乃太平興國七年奉太宗敕旨編撰。至端拱元年十月書成,遣天壽寺僧顯忠等於乾明節奉表上進。有敕獎諭,賜絹三十匹,仍令僧錄司編入《大藏》。而《宋史·藝文志》不著錄,蓋史志於外教之書粗存梗概,不必求全,於例當然,亦於理當然也。《高僧傳》之名起於梁釋惠敏,分譯經、義解兩門。釋慧皎復加推擴,分立十科1。至唐釋道宣《續高僧傳》,蒐輯彌博,於是分譯經、義解、習禪、明律、護法、感通、遺身、讀誦2、興福、雜科十門,所載迄唐貞觀而止3。贊寧此書,蓋又以續道宣之後,故所錄始於唐高宗時,門目亦一仍其舊。凡正傳五百三十三人,附見一百三十人。傳後附以論斷,於傳授源流,最為賅備。中閒如武后時人皆系之周朝,殊乖史法。又所載既託始於唐,而《雜科篇》中乃有劉宋、元魏二人,亦為未明限斷4。然其於誄銘記志摭採不遺,實稱詳博,文格亦頗雅贍。考釋門之典故者,固於兹有取焉。 【彙訂】 1.梁僧未聞有惠敏,更未聞有惠敏著之《高僧傳》。《晁志》衢本傳記類著錄《高僧傳》二部:一為六卷,梁僧惠敏撰,分譯經、義解兩門;一為十四卷,梁僧慧皎撰,分譯經、義解等十科。六卷本,袁本《晁志》入釋書類,蓋一不全本。因慧皎《高僧傳》向分二函,可洪《藏經音義隨函錄》二十七,載《高僧傳》一部,上帙六卷,下帙八卷,慧琳《音義》八十九、九十同。《晁志》著錄釋書類者,蓋僅得前帙,因敘目在後,不知其不全,著錄時又誤慧皎為惠敏,衢本乃將兩部並列。《通考·經籍考》釋氏類因之。周中孚《鄭堂讀書記》、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均循此誤。 2.“讀誦”,底本作“誦讀”,據《續高僧傳》及殿本改。 3.道宣自序稱:“始梁之初運,終唐貞觀十有九年,一百四十四載。”此初成書之序也。今考本書記載,有至麟德二年者:卷四《玄奘傳》,奘卒於麟德元年;明藏本卷廿八《明導傳》,麟德元年猶未卒;《曇光傳》敍事稱“今麟德二年”;又卷卅五《法沖傳》云:“今麟德,年七十九矣。”其他卒於貞觀十九年後,永徽、顯慶、龍朔年閒者,二十餘人。則是書實止於麟德二年,即宣公之卒前二年,距初成書之時,已二十年矣。 4.本書繼道宣書而作,固非斷代之書也。前傳有闕,後書補之,奚為不可,安得以“未明限斷”譏之乎!且本書載唐以前人,不始於《雜科》,卷十八《感通篇》已有後魏、陳、隋五人,卷二十四《讀誦篇》又有隋二人。(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法藏碎金錄十卷(内府藏本) 宋晁迥撰。迥有《昭德新編》,已著錄。迥受學於王禹偁,以文章典贍擅名,而性耽禪悦,喜究心於内典。是編乃天聖五年退居昭德里所作。皆融會佛理,隨筆記載,蓋亦宗門語錄之類。其曰“碎金”,取《世説新語》“安石碎金”義也。孫覿謂其宗向佛乘,以莊、老、儒書彙而為一。蓋嘉祐、治平以前,濂、洛之説未盛,儒者沿唐代餘風,大抵歸心釋教。以范仲淹之賢,而手製疏文,請道古開壇説法,其他可知。迥作是書,蓋不足異。南宋初年,迥五世孫公武作《郡齋讀書志》,乃附載迥《道院集》後,列之“别集門”中,殊為不類。殆二程以後,諸儒之辨漸明,公武既不敢削其祖宗之書,不著於錄,又不肯列之釋氏,貽論者口實,進退維谷,故姑以附載回護之。觀其條下所列,僅敘迥仕履始末、行誼文章,而無一字及本書,其微意蓋可見矣。然自阮孝緒《七錄》以後,釋氏之書久已自為一類1,歷朝史志,著錄並同,不必曲為推崇,亦不必巧為隱諱。今從陳振孫《書錄解題》入之釋氏類中,存其實也2。其書傳本頗稀,明嘉靖乙巳迥裔孫翰林院檢討瑮始從内閣錄出,鋟版以行。改其名曰《迦談》,殊為無謂。今仍從迥原名著於錄焉3。 【彙訂】 1.蓋自齊王儉《七志》以來,釋氏即已自為一類,不自孝緒始也。(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2.此書蓋雜錄儒、釋、道三家之言,以為修身養性之助。其卷二有曰:“今有文士目《莊子》曰碎金,多採先生之語以資應用章句耳。予亦耽味其言,求理綴文,以為助道之品,入此《法藏碎金錄》中,名同而實異者也。”則此書應入雜家類。(同上) 3.晁瑮父子所撰《寶文堂書目》佛藏類中有《法藏碎金》,並未改名。且《迦談》為四卷,許是書商割裂原書,亂改書名所致。(張劍、王義印:《<寶文堂書目>作者晁瑮、晁東吳行年考》) 道院集要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舊本題為《道院集》,宋晁迥撰。《宋史·藝文志》載《道院集要》三卷,註曰不知作者。考晁公武《讀書志》載《道院别集》十五卷,稱五世祖文元公撰。文元即迥諡也。又别載《道院集要》三卷,稱元祐中侍從王古編1。併載古序曰:“文元晁公博觀内書,復勤於著述。其書曰《道院别集》,曰《自擇增修百法》,曰《法藏碎金》,曰《隨因紀述》,曰《髦智餘書》2。余嘗遍閱之,以為名理之妙,雖白樂天不逮也。輒删去重複,總集精粹,以便觀覽。”則此書乃王古選錄迥書,故名《集要》。舊本以為即《道院集》者,誤也。《文獻通考》列之“别集門”中。今檢其書,乃語錄之流,實非文集。改隸釋家,庶不失其旨焉3。 【彙訂】 1.王古為元祐中侍從是實,但《道院集要》編於英宗治平閒。(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髦”,底本作“耄”,據衢本《郡齋讀書志》卷十九“晁文元《道院别集》十五卷《法藏碎金錄》一十卷《髦智餘書》三卷《昭德新編》三卷《理樞》一卷”、“晁文元《道院集要》三卷”條及殿本改。 3.《道院集要》三卷,《晁志》入别集類,陳氏改入釋氏類。《文獻通考》卷二二七採陳氏,既入之釋氏,卷二三四採晁氏,又入之别集。(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僧寶傳三十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宋釋惠洪撰。惠洪有《冷齋夜話》,已著錄。禪宗自六祖以後,分而為二。一曰青原,其下為曹洞、雲門、法眼;一曰南岳,其下為臨濟、溈仰,是為五宗。嘉祐中,達觀曇穎嘗為之傳,載其機緣語句,而略其終始行事。惠洪因綴輯舊聞,各為之傳,而系以贊,凡八十一人。前有寶慶丁亥臨川張宏敬序,稱舊本藏在廬阜,後失於回祿。錢塘風篁山僧廣遇慮其湮没,因校讎鋟梓。然卷末題“明州府大慈名山教忠報國禪寺住持比邱寶定刊版”,又似刻於四明者,疑為重鋟之本也1。陳氏《書錄解題》作三十卷,《文獻通考》作三十二卷,蓋原書本三十卷,後有《補禪林僧寶傳》一卷,又有《臨濟宗旨》一卷,共為三十二卷2。《臨濟宗旨》亦惠洪所撰,《補禪林僧寶傳》題舟峯菴僧慶老,蓋亦北宋人也3。 【彙訂】 1.《四庫》所據者,即洪武六年明州刻本,卷首應有戴良序。《總目》只見寶慶三年張宏敬序,因未見戴序,故不能定為何時重刻,不知戴序見《九靈山房集》二十一。或書估去之,欲以洪武本充宋本耳。(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2.殿本“共”上有“故”字。 3.舟峯菴在泉州,曉瑩撰《雲卧紀談》上云:“泉州北山之頂,有横石如舟,世以舟峯名之。大比丘諱慶老,字龜年,結茅山麓,號舟峯菴主。大慧遷徑山,舟峯為掌記室,詞章華贍,殊增叢林光潤,紹興十三年癸亥委順”云云,即此書卷末撰補傳之人也。(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林閒錄二卷後集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釋惠洪撰。晁公武《讀書志》稱是書所記皆高僧嘉言善行,然多訂贊寧《高僧傳》諸書之譌,又往往自立議論,發明禪理,不盡敘錄舊事也。前有大觀元年謝逸序,稱惠洪與林閒勝士抵掌清談,每得一事,隨即錄之。本明上人以其所錄析為上、下二帙,刻之於版。是其書乃惠洪劄記,而本明為之編次者。《文獻通考》作四卷,以原序“上、下二帙”之語證之,殆《通考》字誤歟1?《後集》一卷,載惠洪所作贊、偈、銘三十一首,《漁父》詞六首。逸序未言及之,不知何人所附入也。惠洪頗有詩名,其所著作,多援引黄庭堅諸人為重。然喜遊公卿閒,初以醫術交結張商英,復往來郭天信之門。政和元年,張、郭得罪,遂連坐決配朱厓。又吳曾《能改齋漫錄》記其作《上元宿嶽麓寺》詩有“十分春瘦緣何事,一掬鄉心未到家”句,為蔡卞之妻所譏,有“浪子和尚”之目。則既役志於繁華,又溺情於綺語,於釋門戒律,實未精嚴,在彼教中未必據為法器2。又書中載杜衍、張咏同居睢陽事3,晁公武《讀書志》嘗辨其疏,胡應麟《筆叢》亦稱其載杜衍呼張咏為安道,安道乃張方平字,非咏之字,益證其所記之誣4。蓋與所作《冷齋夜話》同一喜作妄語。然所作《石門文字禪》,釋家收入《大藏》,又普濟《五燈會元》亦多採此書5。蓋惠洪雖僧律多疏,而聰明特絕,故於禪宗微義,能得悟門。又素擅詞華,工於潤色,所述釋門典故,皆斐然可觀,亦殊勝粗鄙之語錄。在佛氏書中,固猶為有益文章者矣。 【彙訂】 1.《晁志》著錄,衢本四卷,袁本二卷,分卷不同,其實一也。《通考》據衢本。(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2.“據為”,殿本作“遽為”,誤。 3.“睢陽”,殿本作“雎陽”,誤,此書卷下載:“杜祁公、張文定公皆致政,居睢陽里巷相往來。” 4.張咏字復之,號乖崖,諡忠定,大中祥符八年卒,年七十,見《宋史》二九三及《五朝名臣言行錄》三,《宋景文集》六二有張尚書行狀,韓琦《安陽集》五十有神道碑。杜祁公衍以慶曆六年告老,七年致仕,嘉祐二年卒,年八十。《宋史》三一〇及《五朝名臣言行錄》七、《歐陽文忠集》三一墓誌皆同。張安道方平,元豐末請老,元祐初致仕,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二人致政,相去凡四十年,不止如《晁志》袁本所云二十年也。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四八言:“《林閒錄》,《五燈會元》多採之,然其中率不可信,如謂杜祁公、張文定同居睢陽之類,前人辨駁已明。又載杜公呼文定字為安道,安道乃方平字,非文定也,則此事之誣灼然。”按張方平字安道,諡文定,《宋史》三一八、《東坡後集》十七墓誌銘、《三朝名臣言行錄》三,所載無異詞。宋張文定本有兩人,安道之前,張齊賢字師亮,亦諡文定,大中祥符七年卒,年七十二,見《宋史》二六五及《琬琰集删存》三,又《五朝名臣言行錄》一。兩文定相距凡七十餘年,師亮下距杜祁公,亦三十餘年,且好佛,淳化中曾刻僧肇等註《維摩詰經》,見袁本《晁志》。胡氏心目中之文定,指師亮耶?(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5.《五燈會元》全部採此書者,僅卷四“槃和尚”一條。(同上) 羅湖野錄四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1 宋釋曉瑩撰。曉瑩字仲温,江西人。頗解吟咏。其《南昌道中》一律,載《宋高僧詩選》中。紹定閒釋紹嵩作《江浙紀行詩》,廣集唐、宋名句,曉瑩亦與焉。則在當時亦能以詞翰著也。是書卷首有紹興乙亥自序,謂:“以倦遊歸憩羅湖之上,因追憶昔所聞見,錄為四卷。”其中多載禪門公案及機鋒語句,蓋亦《林閒錄》之流。而緇徒故實,紀述頗詳,所載士大夫投贈往來篇什尤夥。遺聞逸事,多藉流傳,亦頗有資於談柄。末有紹興庚辰後跋一首,不署姓名,而跋中自稱曰妙總,則亦僧作也2。近厲鶚撰《宋詩紀事》,多採此書。然如普首座詩,取其《别衆》絕句,而《山居》一絕反不見錄。則鶚所捃摭,尚未盡其菁華矣。 【彙訂】 1.此條底本置於《五燈會元》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嘉興藏本跋尾年月下原有“毘陵無著道人妙總謹書”十字,而《寶顏堂祕笈》本無之,知《四庫》所據者與《祕笈》本同。又藏本均作二卷,《四庫》著錄四卷,知所據即《祕笈》本也。妙總為丞相蘇頌孫女,見《大慧年譜》紹興八年條,《嘉泰普燈錄》十八及《五燈會元》二十有傳。(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五燈會元二十卷(内府藏本) 宋釋普濟撰1。普濟字大川,靈隱寺僧也。其書取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駙馬都尉李遵勗《天聖廣燈錄》、釋維白《建中靖國續燈錄》、釋道明《聯燈會要》2、釋正受《嘉泰普燈錄》,撮其要旨彙為一書,故曰《五燈會元》。以七佛為首,次四祖、五祖、六祖3,南嶽、青原以下,各按傳法世數載入焉。蓋禪宗自慧能而後,分派滋多。有良价號洞下宗,文偃號雲門宗,文益號法眼宗,靈祐、慧寂號溈仰宗,義元〔玄〕號臨濟宗。學徒傳授,幾遍海内,宗門撰述,亦日以紛繁。名為以不立語言文字為不二法門,實則轇轕紛紜,愈生障礙。蓋唐以前各尊師説,儒與釋爭;宋以後機巧日增,儒自與儒爭,釋亦自與釋爭。人我分而勝負起,議論所以多也。是書删掇精英,去其冗雜,敘錄較為簡要。其考論宗系,分篇臚列,於釋氏之源流本末,亦指掌瞭然。固可與《僧寶》諸傳同資釋門之典故,非諸方語錄掉弄口舌者比也。 【彙訂】 1.據元至正甲辰(1364)釋廷俊序,此書為“宋季靈隱大川禪師濟公”“集學徒作”,“板毁”,故重刊。然據南宋寶祐本所載淳祐十二年壬子(1252)冬普濟《題詞》、寶祐元年(1253)正月元旦沈淨明跋,及元年清明王槦序,乃安吉州武康縣崇仁鄉禺山里人沈淨明“命諸禪人,集成一書”,並“爰竭己資,及慕同志,選工刻梓”,“捐財鳩工,鋟梓於靈隱山”,“就文挑剔”。首座慧明“萃五燈為一集,名曰《五燈會元》。”大川老都盧寺僅“贊成之”。因舊板已毁,至正閒重刊者未見且不載舊序跋等,歷來皆以為出自普濟之手。 2.按《聯燈會要》卷首序,其作者為悟明而非道明,悟明事蹟附見喻謙《新續高僧傳》卷一三《慧暉傳》。 3.此書以七佛為首,次述西土祖師和東土祖師,之後方言及四祖、五祖、六祖。(周生春:《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釋家類、道家類提要補正) 釋氏稽古略四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1 元釋覺岸撰。覺岸字寶洲,烏程人。其書皆敍述釋氏事實,用編年之體。以歷代統系為綱,而以有佛以來釋家世次行業為緯,始於太昊庖犧氏,終於南宋瀛國公德祐二年。初名《稽古手鑑》,既以所載尚未賅備,復因舊輯而廣之,始改今名。書成於至正初,中山李恒為之序2。覺岸記誦該博,故所錄自内典以外,旁及雜家傳記、文集、志乘、碑碣之類,多能蒐採源流派别,詳贍可觀。惟於列朝興廢盛衰絕無關於釋氏者,亦復分條摘列,參雜成文,未免傷於枝贅3。且據《藏經》所記佛生於周昭王九年,既欲甄敘宗門,自當斷以是歲為始。顧乃侈談邃古,遠引洪荒,於體例亦為泛濫。又唐代紀年於昭宣帝後别有少帝濮王紃一代,謂為朱全忠所立,年號天燾4,旋復被鴆。求之正史,全無事實,尤不知其何所依據。然其援據既富,亦頗有出自僻書,足資考證者。其於叢林古德記莂流傳,亦多考覈詳明,備徵典故。錄存其説,未始非緇林道古之一助也。 【彙訂】 1.此書亦編年體,後出於《通載》十餘年,其中且有引《通載》者,如卷三貞元九年條是。《四庫》以此書列《通載》前,因此書止於南宋,而《通載》則止於元元統元年也。 2.李恒當作李桓,桓見《元詩選》癸之丙。 3.此書本為釋子之欲稍通世史者而作,《總目》譏其傷於枝贅,未中此書之失。 4.天燾當作天壽,書中於唐代前後均載。(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佛祖通載二十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元釋念常撰。念常姓黄氏,號梅屋,華亭人。延祐中居嘉興大中祥符禪寺。是編前有至正元年虞集序。所敘釋氏故實,上起七佛,下迄元順帝元統元年,皆編年紀載。念常於至治癸亥嘗驛召至京師,繕寫金字佛經,因受法於帝師帕克巴。原作發合思巴,今改正1。是以卷首《七佛偈》後,即繼以派克巴所撰《彰所知論》。又所謂莊嚴劫、賢劫不知當中國何年,不能編次,故盤古以至周康王但略存帝王統系,自周昭王二十五年釋迦牟尼佛誕生以後,始據内典編年。每條之後,多附論斷2。大旨主於侈神異,陳罪福,起人敬畏之心,以自尊其教。然知儒者之禮、樂、刑、政必不可廢,故但援儒入墨,與闢佛者力爭,而仍尊孔子;又知道家清淨與佛同源,故但攻擊齋醮、章咒、服餌、修鍊之術,而仍尊老子。其論唐憲宗、懿宗之迎佛為崇奉太過;論王縉、杜鴻漸但言福業報應,故人事置而不修,為泥佛太過,亦時能自彌其罅漏。其立言頗巧。至韓愈為一代偉人,乃引西蜀龍氏之書,詆其言行悖戾;扎木楊喇勒智原作楊璉真伽。窮凶極惡,乃没其事蹟,但詳述其談禪之語,竟儼然古德宗風3。尤不免顛倒是非,不足為據。然念常頗涉儒書,在緇流之中較為賅洽,於佛教之廢興、禪宗之授受,言之頗悉。於唐以來碑碣、誌傳之類,採掇尤詳,亦足以資考訂。其黨同伐異,負氣囂爭,乃釋、道二氏之通例。心知其意,置而不論可也。 【彙訂】 1.“原作發合思巴今改正”,殿本無。八思巴,《釋老傳》謂其至元十六年卒,《通載》謂其十七年卒,皆在念常未生之前。八思巴卒後,終元之世,嗣為帝師,名見《釋老傳》者,尚十餘代。至治三年,念常至京時,八思巴卒後四十餘年矣,何由向之受法? 2.《通載》前數卷,二十八祖悉抄《景德傳燈錄》,自漢明帝至五代十餘卷,悉抄《隆興通論》,其所自纂者,僅宋、元二代耳。其抄《通論》,不獨史料抄之,即敘論亦抄之。 3.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加,發掘有宋諸陵,事載《元史·釋老傳》及《世祖紀》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條,而《通載》不載。惟至元廿五年楊璉真加集江南禪教朝覲登對事,《通載》載之,凡二千餘言。此徑山長老雲峯妙高與教家在元世祖面前辯論禪宗之旨,與楊璉真加無涉。《總目》徒見卷端有“楊輦真加”四字,遂誤認雲峯妙高之言為楊璉真加之言。(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右釋家類十三部,三百十二卷,皆文淵閣著錄。釋家類存目 迦談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晁迥撰。迥有《昭德新編》,已著錄。是編即迥《法藏碎金錄》也。明代久無傳本。嘉靖乙巳,其裔孫瑮以翰林院檢討兼管誥敕,得此編於内府而刻之,改題此名1。前載迥逸事數條及瑮所為跋。跋稱十卷,與《宋志》合。此本止四卷,蓋又佚闕矣。 【彙訂】 1.此本應非晁瑮改題,説詳本卷《法藏碎金錄》條注。 佛祖統紀五十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僧志磐撰。志磐咸淳中住四明東湖。是書詳載天台一宗源流。其凡例稱政和中僧元穎作《宗元錄》,慶元中吳克己作《釋門正統》,嘉定閒僧景遷因克己之書作《宗源錄》,嘉熙初僧宗鑑又取《釋門正統》重修之。志磐以其皆未盡善,乃參取諸書,撰為此編。以諸佛諸祖為本紀八卷,以諸祖旁出為世家二卷,以諸師作列傳十三卷,又作表二卷,志三十卷,全仿正史之例1。大旨以教門為正脈,而蓮社淨土及達摩、賢首、慈恩、灌頂、南山諸宗僅附見於志。齗齗然分門别户,不減儒家朱、陸之爭。至所稱上稽釋迦示生之日,下距法智息化之年,一佛二十九祖通為本紀,以繫正統,如帝王正寶位而傳大業。如謂已超方外,則不宜襲國史之名;如謂仍在寰中,則不宜擬帝王之號。雖自尊其教,然僭已甚矣。 【彙訂】 1.此書宋咸淳五年(1269)初刻本為五十五卷,計本紀八卷,世家二卷,列傳十三卷,表二卷,志三十卷。然《總目》所著錄五十四卷者乃明萬曆以後刊《嘉興藏》本,缺卷十九、二十、二十一,卷十九、二十有目無書,而取消原卷二十一《諸師列傳》末卷之標目,改標為原卷二十二之《諸師雜傳》,故終卷為五十四。(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僧元敬、元復同撰。初,西湖僧了性採自晉至宋高僧卓錫錢塘者二十四人,建閣祀之,功未竟而去。元敬嗣蕆其事,因屬東嘉僧元復摭二十四人行實為此書。後又續得六人,元敬補為傳贊。寶祐丙辰,吳郡莫子文為之序。 神僧傳九卷(通行本) 不著撰人名氏。焦竑《國史經籍志》載此書,卷帙相符,亦不云誰作。所載始於漢明帝時摩騰法蘭,終於元世祖時國師帕克巴,凡二百八人。蓋元人所撰1。《帕克巴傳》稱大德七年卒,皇慶閒追號大覺普惠廣照無上帝師,則書成於仁宗以後也。二百八人中,宋僧僅十六人,十六人中北宋十三人,南宋僅三人,似為北僧所著。然遼、金竟無一人,又不知其何意矣。大旨自神其教,必有靈怪之蹟者乃載,故以“神僧”為名。而諸方古德談禪持律者,則概不錄焉。 【彙訂】 1.此書明成祖撰,卷首有永樂十五年御製序,《四庫》所據本蓋闕之。膽巴見《元史·釋老傳》,大德七年卒,《總目》誤為八思巴,八思巴乾隆時改譯為帕克巴。(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大藏一覽十卷(内府藏本) 明陳實原編1。實原,寧德人。始末未詳。是編以《藏經》浩繁,難於尋覽,因錄其大要,括為一書。分八門六十品,系以因緣一千一百八十一則。 【彙訂】 1.嘉興續藏本題“寧德陳實原編,秀水姚舜温重輯”,原編者,對重輯而言。(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覺迷蠡測三卷剩言一卷附錄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管志道撰。志道有《孟義訂測》,已著錄。是編皆闡發佛理。前有自序,稱:“江陽段侯幻然子傳來一劄,詢大覺起迷之生相及老、釋差殊之教相,俱是儒書率性修道以上事。不容不答,亦不忍不答,乃草勒數款,而命之曰《覺迷蠡測》。”末有瞿汝稷題語。其《剩言》一卷,皆闡發此書餘義。《附錄》一卷,則與諸人往返論禪書也。 法喜志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夏樹芳撰。樹芳有《棲真志》,已著錄。是編取歷代知名之人,摭其一事一語近乎佛理者,皆謂得力於禪學,凡二百餘人,至於韓愈、程子、周子、朱子亦羅織入之。姚江末派,至明季而横流,士大夫無不以心學為宗。故有此援儒入墨之書,以文飾其謬,可謂附會不經。前有萬曆六年顧憲成序1。憲成所見必不如是,殆亦樹芳嫁名耳2。 【彙訂】 1.據《顧端文年譜》,此序作於萬曆三十四年三月。明萬曆夏氏清遠樓刻本此書前有萬曆三十四年丙午顧憲成序。 2.此序明見《涇皋藏稿》十五,名《法喜志題詞》,稿為憲成手自編次,以萬曆三十九年十二月刻之,四十年五月憲成始卒。(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長松茹退二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釋可真撰。可真字達觀,吳江人。世號紫柏大師1。始居蘇州楞嚴寺。既而游大房石經,進隋僧淨琬所藏佛舍利。慈聖太后迎入宫中,特賜紫伽黎。俄以獄詞牽連論死。著有《茹退集》2。是書乃其别撰語錄,閒及物理,不盡為釋氏之言。惟其以“茹退”為名,殊不可解。李日華《六研齋筆記》稱:“佛經以牛糞為茹退”,其名甚新,其自謙之詞歟?然謙亦不應至此,或别有取義也。 【彙訂】 1.紫柏大師法號真可。(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2.《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仙釋二》有其傳,述其始末甚詳。可知真可始居蘇州虎丘僧舍,非楞嚴寺。楞嚴寺在嘉禾,即浙江嘉興府。卒於“癸卯之十二月”,癸卯為1603年(萬曆三十一年)。《槜李詩系》卷三十二其傳云:“萬曆壬辰,至京,於石經山得佛舍利玉函。聞於慈聖太后,賜紫伽黎,迎供,因奏請興復楞嚴。”萬曆壬辰為萬曆二十年(1592年),與其因妖書獄遇害,相隔十一年之多。(胡露:《<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存目補正》) 吳都法乘十二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周永年撰。永年有《鄧尉聖恩寺志》,已著錄。是書皆輯吳中釋氏典故,分十二篇1。 【彙訂】 1.周永年(1582—1647),字安期,江蘇吳江人,家世奉佛,刻藏飯僧,晚年撰《吳都法乘》百餘卷(見錢謙益《有學集》卷三一載《周安期墓誌銘》)。民國閒,李根源得抄本於怡親王祠。1936年,葉恭綽為影印敘而行之,即所謂上海石印本。“書為志乘體,輯錄法門文獻之有涉於吳者。分三十篇,篇冠以韻語小序,所引多註出典,閒附己作,卷幟厚者復分子卷,放名為三十卷,實有四十二卷,誠吳門法典之大觀也。《四庫》釋家類附存目作十二卷,分十二篇,蓋僅得前半部耳。”(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正宏集一卷(編修周永年家藏本) 國朝釋本果撰。本果字曠圜,潮州靈山寺僧。是編皆述唐僧大顛事蹟。而大旨主於誣韓愈歸依佛法,以伸彼教。首列寺圖,次為元大德辛丑僧了性所作大顛本傳,次為韓愈《與大顛三書》,次為歐陽修《别傳跋》,次為虞集《别傳贊》,次為諸家詩文,而終以本果自跋。據朱子《韓文考異》,以《與大顛書》為真。而陳振孫《書錄解題》力辨其偽,且言其因仍方崧卿所編《外集》之誤。然崧卿所刻《韓集舉正》1,今尚有淳熙舊刻。考其《外集》所列二十五篇之目,實無此三書,疑不能明也。愈與大顛往返事,見《與孟簡書》中,而所傳《大顛别傳》即稱簡作,其為依託,灼然可見。《韓文考異》亦引之,不知何所證驗。考陳善《捫蝨新話》引《宗門統要》所載憲宗詰愈佛光及愈皈依大顛屢參不悟事,一一與此書相合。《宋史·藝文志》載《宗門統要》十卷,僧宗永所撰。蓋緇徒造作言語以復闢佛之讎,不足為怪。至儒者亦採其説,則未免可訝矣。 【彙訂】 1.“刻”,殿本作“作”。 南宋元明僧寶傳十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釋自融撰,其門人性磊補輯。始自宋建炎丁未,至國朝順治丁亥,凡五百二十一年,採錄共九十七人1。不載禪門宗系,人自為傳,並系之以贊。蓋續宋僧惠洪所撰《僧寶傳》也。 【彙訂】 1.融自序稱九十七人,今本實得九十四人,然性磊後序言融所集者五十三人,磊所補者四十一人,則融序字之誤也。九十四人中,目錄明標為補輯者僅二十七人,又與磊序不合,則目有漏標。(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現果隨錄一卷(大學士英廉購進本) 國朝僧戒顯撰。戒顯字悔堂1,順治閒居杭州靈隱寺2。是編凡九十一則3,每則附以論斷,皆陳善惡之報。而大旨歸於持戒奉佛,懺除惡業,仍彼教之説而已。 【彙訂】 1.戒顯俗名王瀚,字原達,太倉人。崇禎甲申國變後,慟哭别文廟,棄諸生為僧,改今名。字願雲,號晦山。 2.此書題“靈隱罷翁晦山樵筆記”,記事至康熙十年止,當是住靈隱時撰。 3.續藏經本為四卷,百三則。(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右釋家類十二部,一百一十七卷,皆附存目。 |
国选文学(gx.hkzww.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