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选文学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一百四十九 集部二 |
|
卷一百四十九 集部二 别集類二 東臯子集三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唐王績撰。績字無功,太原祁人。隋大業中授祕書省正字。出為六合丞。歸隱北山東臯,自號東臯子。唐初以前官待詔門下,復求為太樂丞。後乃解官歸里。是身事兩朝,皆以仕途不達,乃退而放浪於山林。《新唐書》列之《隱逸傳》,所未喻也。然績為王通之弟1,而志趣高雅,不隨通聚徒講學,獻策干進,其人品亦不可及矣。史稱其簡放嗜酒,嘗作《醉鄉記》、《五斗先生傳》、《無心子傳》。其《醉鄉記》為蘇軾所稱,然他文亦疏野有致。其詩惟《野望》一首為世傳誦。然如《石竹詠》,意境高古,《薛記室收過莊見尋》詩二十四韻,氣格遒健,皆能滌初唐俳偶板滯之習,置之開元、天寶閒,弗能别也。《唐書·藝文志》載績集五卷,陳振孫《書錄解題》亦云“其友吕才鳩訪遺文,編成五卷,為之序。”而今本實止三卷。又晁公武《讀書志》引吕才序,稱“績年十五,謁楊素,占對英辨。薛道衡見其《登龍門憶禹賦》,嘆為今之庾信。”且載其卜筮之驗者數事。今本吕才序尚存,而晁公武所引之文則無之。又序稱“鳩訪未畢,緝為三卷”,與《書錄解題》不合。其《登龍門》一賦亦不載集中。或宋末本集已佚,後人從《文苑英華》、《文粹》諸書中採績詩文,彙為此編,而偽託才序以冠之,未可知也2。此本為明崇禎中刊本,卷首尚有陸淳序一首,晁、陳二家目中皆未言及。其真偽亦在兩可閒矣3。 【彙訂】 1.據杜淹《文中子世家》(附載《中説》之末),王通之十八代祖家於祁。至高祖虯,仕北魏“家於河汾”。可知績家居河汾。故兩《唐書·王績傳》及《唐才子傳》卷一《王績傳》,均言“絳州龍門人”。龍門即今山西河津市,地近汾水與黄河交匯處,故曰“河汾”。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九二“王績絳州龍門人”條,謂稱祁人,乃就上世族望而言;稱龍門人,乃據其身實籍而言。(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吕才原編五卷本有敦煌卷子殘本存世。國家圖書館藏清陳氏晚晴軒抄本《王無功文集》五卷,即吕才所編,卷首有吕氏序。(王重民:《東臯子集提要》;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 3.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六云:“其友吕才鳩訪遺文,編成五卷,為之序。有《醉鄉記》傳於世。其後陸淳又為後序。”(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寒山子詩集一卷附豐干拾得詩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案寒山子,貞觀中天台廣興縣僧。居於寒巖,時還往國清寺。豐干、拾得則皆國清寺僧也。世傳台州刺史閭邱允〔丘胤〕遇三僧事,蹤跡甚怪。蓋莫得而考證也1。其詩相傳即允令寺僧道翹尋寒山平日於竹木石壁上及人家廳壁所書,得三百餘首。又取拾得土地堂壁上所書偈言,並纂集成卷。豐干則僅存房中壁上詩二首。允自為之序2。宋時又名《三隱集》,見淳熙十六年沙門道南所作《記》中3。《唐書·藝文志》載《寒山詩》入釋家類,作七卷4。今本併為一卷5,以拾得、豐干詩别為一卷附之,則明新安吳明春所校刻也。王士禎《居易錄》云:“寒山詩,詩家每稱其‘鸚鵡花閒弄,琵琶月下彈。長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謂其有唐調。案,此明江盈科《雪濤》評語,士禎引之。寒山子即唐人,盈科以為有唐調,蓋偶未考其時代。謹附訂於此。其詩有工語,有率語,有莊語,有諧語。至云‘不煩鄭氏牋,豈待毛公解’,又似儒生語。大抵佛語、菩薩語也。”今觀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禪門偈語,不可復以詩格繩之。而機趣横溢,多足以資勸戒。且專集傳自唐時,行世已久。今仍著之於錄,以備釋氏文字之一種焉。又案《太平廣記》引《仙傳拾遺》曰:“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曆中隱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當暑有雪,亦名寒巖,因自號寒山子。好為詩,每得一篇一句,輒題於樹閒石上。有好事者隨而錄之,凡三百餘首6。多述山林幽隱之興,或譏諷時態,能警勵流俗。桐柏徵君徐靈府序而集之,分為三卷,行於人閒”云云。則寒山子又為中唐仙人,與閭邱允事又異。無從深考,姑就文論文可矣。 【彙訂】 1.“也”,殿本作“矣”。 2.據《元和郡縣志》卷二六、徐靈府《天台山記》,始豐縣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始改為唐興縣(廣興縣誤),則貞觀中台州刺史閭丘胤之《寒山子詩集序》顯係偽託。且寒山詩中言及武后、中宗時人萬回與玄宗開元時人吳道子,其人必非貞觀時人。 3.《三隱集記》乃宋沙門志南所作,末署“淳熙十六年歲次己酉孟春十有九日”。 4.《新唐書·藝文志》無釋家類,但以釋氏之書附之道家耳。中有《對寒山子》七卷。《宋高僧傳》卷十三《梁撫州曹山本寂傳》云:“註《對寒山子詩》”。然則《對寒山子詩》者,本寂註解之名也。蓋敷衍其義,與原詩相應答,故謂之對。《總目》不解其意,遂徑删去“對”字,非也。 5.七卷本乃本寂註解所分之本,《宋史·藝文志》著錄《寒山拾得詩》一卷,宋刻本亦只一卷。可知一卷本非明人所合併。 6.“首”,殿本作“篇”,疑誤,參《太平廣記》卷五十五“寒山子”條。(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王子安集十六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唐王勃撰。《唐書·文苑傳》稱其文集三十卷。而《楊炯集》序則謂分為二十卷,具諸篇目。洪邁《容齋隨筆》亦稱今存者二十卷,蓋猶舊本。明以來其集已佚,原目遂不可考。世所傳《初唐十二家集》,僅載勃詩賦二卷,闕略殊甚。故皇甫汸作《楊炯集》序,稱王詩賦之餘,未睹他製。此本乃明崇禎中閩人張燮搜輯《文苑英華》諸書,編為一十六卷。雖非唐、宋之舊,而以視别本,則較為完善矣。勃文為“四傑”之冠,儒者頗病其浮豔。案段成式《酉陽雜俎》曰:“張燕公嘗讀勃《夫子學堂碑頌》‘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高五雲於太甲’四句,悉不解,訪之一公。案,一公謂僧一行也。一公言:‘北斗建午,七曜在南方,有是之祥,無位聖人當出。’‘華蓋’以下卒不可悉。”洪邁《容齋隨筆》亦曰:“王勃等四子之文,皆精切有本原。其用駢儷作記序碑碣,蓋一時體格如此,而後來頗議之。杜詩云:‘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正謂此耳。‘身名俱滅’以責輕薄子,‘江河萬古’指四子也。”韓公《滕王閣記》云:“江南多游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及得三王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詞。”註謂“王勃作遊閣序”。又云“中丞命為記,竊喜載名其上,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則韓之所以推勃,亦為不淺矣。夫一行、段成式博洽冠絕古今,杜甫、韓愈詩文亦冠絕古今,而其推勃如是。枵腹白戰之徒,掇拾語錄之糟粕,乃沾沾焉而動其喙,殆所謂蚍蜉撼樹者歟?今錄勃集,併錄成式及邁之所記,庶耳食者無輕詆焉。 盈川集十卷附錄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唐楊炯撰。《唐書·文苑傳》稱其文集本三十卷。晁公武《讀書志》僅著錄二十卷,云今多亡逸。是宋代已非完本,然其本今亦不傳。此乃明萬曆中龍游童佩從諸書裒集,詮次成編,併以本傳及贈答之文、評論之語,别為《附錄》一卷。皇甫汸為之序。凡賦八首、詩三十四首、雜文三十九首1。《文苑英華》載其《彭城公夫人爾朱氏墓誌銘》一首、《伯母東平郡夫人李氏墓誌銘》一首,列庾信文後,明人因誤編入信集中。此本收《爾朱氏誌》一篇2,而《李氏誌》仍不載,則蒐羅尚有所遺也。《舊唐書》本傳最稱其《盂蘭盆賦》。然炯之麗製,不止此篇,劉昫殆以為奏御之作,故特加紀錄歟?傳又載其駁太常博士蘇知幾《冕服議》一篇,引援經義,排斥游談,炯文之最有根柢者。知其詞章瑰麗,由於貫穿典籍,不止涉獵浮華。而《新唐書》本傳删之不載,蓋猶本紀不載詔令之意。是宋祁之偏見,非定評也。又新、舊《唐書》並稱炯為政嚴酷,則非循吏可概見。童佩序稱:“盈川廢縣在瀫水北,其地隸龍邱〔丘〕,去郡四十餘里,今址巋然獨存。炯令盈川,無何卒,縣尋罷。民尸祝其地,至今春秋不輟。”是則因其文藝而更粉飾其治績,亦非公論矣。 【彙訂】 1.實際收文四十二篇。 2.文淵閣《四庫》本未收《彭城公夫人爾朱氏墓誌銘》一文。收錄此篇與《伯母東平郡夫人李氏墓誌銘》者乃明張燮輯《初唐四子集》本。(陳于全:《<楊盈川集>版本源流考述》) 盧昇之集七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唐盧照鄰撰。《唐書·文苑傳》稱照鄰初為鄧王府典籤,調新都尉,以病去官。後手足攣廢,竟自沈潁水而死。考集中《相里夫人檀龕序》稱“乾封紀歲1”,當為乾封元年丙寅,《對蜀父老問》稱“龍集荒落”,當為總章二年己巳,皆在益州時所作,《病梨樹賦序》稱“癸酉之歲,卧病長安”,則其罷官當在咸亨四年以前2。計其羈栖一尉,僅五六年。又《窮魚賦序》稱“曾以横事被拘,將致之深議”,則中閒又遭非罪。其病廢以後《與洛陽名流朝士乞藥值書》3,至每人求乞錢二千4,其貧亦可想見,蓋文士之極坎坷者。故平生所作,大抵歡寡愁殷,有騷人之遺響,亦遭遇使之然也。史又稱王、楊、盧、駱以文章齊名,楊炯嘗謂“媿在盧前,恥居王後。”張説則曰:“盈川文如懸河,酌之不竭,優於盧而不減王。‘恥居後’,信然;‘媿在前’,謙也。”今觀照鄰之文,似不及王、楊、駱三家之宏放,疑説之論為然。然所傳篇什獨少,未可以一斑概全豹。杜甫均以“江河萬古”許之,似難執殘編斷簡以强定低昂。況張鷟《朝野僉載》亦記是語,而作照鄰謂“喜居王後,恥在駱前”。文人品目,多一時興到之言,尤未可據為定論也。其集晁氏、陳氏書目俱作十卷,此本僅七卷,則其散佚者已多。又《窮魚賦序》稱“嘗思報德,故冠之篇首”,則照鄰自編之集,當以是賦為第一,而此本列《秋霖》、《馴鳶》二賦後。其《與在朝諸賢書》亦非完本。知由後人掇拾而成,非其舊帙矣。 【彙訂】 1.此書卷七有《相里夫人檀龕贊》。《文苑英華》卷七八一、《蜀中廣記》卷一百五亦引作《相里夫人檀龕贊》。(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2.盧照鄰咸亨二年春秩滿去官,其病發在咸亨三年春至來年春之閒。(康愛農:《盧照鄰生平若干問題考辨》) 3.“值”,底本作“借”,據殿本改。此集卷七有《與洛陽名流朝士乞藥直書》,又《寄裴舍人諸公遺衣藥直書》。直即值,藥直即購藥之錢貨。(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4.《與洛陽名流朝士乞藥直書》言有丹方,需丹砂二斤,“訪知一處有此物甚佳,兩必須錢二千文,則三十二兩,當取六十四斤也。”“若諸君子有好妙砂,能以見及,最為第一。無者各乞一二兩藥直,是庶幾也”。“每人求乞錢二千”,與《書》意並不切合。 駱丞集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 唐駱賓王撰。《唐書·文苑傳》稱:“中宗時詔求其文,得百餘篇,命郗雲卿編次之1。”《書錄解題》引雲卿舊序,稱“光宅中廣陵亂,伏誅。”蓋據李孝逸奏捷之語。孟棨《本事詩》則云:“賓王落髮,遍遊名山。宋之問遊靈隱寺作詩,嘗為續‘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之句2。”今觀集中,與之問蹤跡甚密,在江南則有投贈之作,在兗州則有餞别之章。宜非不相識者,何至覿面失之?封演為天寶中人,去賓王時甚近,所作《聞見記》中載之問此詩3,證月中桂子之事,並不云出賓王。知當時尚無是説4。又朱國楨《涌幢小品》載:“正德九年,有曹某者鑿靛池於海門城東黄泥口,得古冢題石,曰駱賓王之墓”云云,亦足證亡命為僧之説不確。蓋武后改唐為周,人心共憤,敬業、賓王之敗,世頗憐之,故造是語。孟棨不考而誤載也。其集新、舊《唐書》皆作十卷。《宋藝文志》載有《百道判》三卷5,今並散佚。此本四卷,蓋後人所裒輯。其註則明給事中顏文選所作,援引疏舛,殆無可取。以文選之外别無註本6,而其中亦尚有一二可採者,故姑並錄之,以備參考焉。 【彙訂】 1.《舊唐書·文苑傳》:“則天素重其文,遣使求之。有兗州人郤雲卿,集成十卷,盛傳於世。”《新唐書·文藝傳》:“中宗時,詔求其文,得數百篇。”《總目》所引乃合二書而成。(近藤光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唐詩集の研究》) 2.“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云云,實出自《揮麈後錄》、《唐才子傳》等,《本事詩》引作“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3.“聞見記”,殿本作“見聞記”,誤。 4.“知當時”,殿本作“可知當日”。封演《封氏聞見記》並未以此句屬駱賓王,説詳卷一二〇《封氏聞見記》條訂誤。 5.《宋史·藝文志七》載有駱賓王《百道判》二卷,又鄭寬《百道判》一卷。(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6.諸家書目所錄尚有明王世貞、虞九章、陳魁士、陳繼儒、黄用中等數家註本。“顏註”全從陳魁士註本翻刻。(萬曼:《唐集敘錄》;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編:《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中文古籍善本書志》) 陳拾遺集十卷(内府藏本) 唐陳子昂撰。子昂事迹具《唐書》本傳及盧藏用所為《别傳》。唐初文章,不脱陳、隋舊習。子昂始奮發自為,追古作者。韓愈詩云:“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柳宗元亦謂張説工著述,張九齡善比興,兼備者子昂而已。馬端臨《文獻通考》乃謂子昂惟詩語高妙,其他文則不脱偶儷卑弱之體。韓、柳之論不專稱其詩,皆所未喻。今觀其集,惟諸表序猶沿排儷之習,若論事書疏之類,實疏樸近古,韓、柳之論未為非也。子昂嘗上書武后,請興明堂太學,宋祁《新唐書》傳贊以為“薦圭璧於房闥,以脂澤污漫之。”其文今載集中。王士禎《香祖筆記》又舉其《大周受命頌》四章、《進表》一篇、《請追上太原王帝號表》一篇,以為“視《劇秦美新》殆又過之,其下筆時不復知世有節義廉恥事。”今亦載集中。然則是集之傳,特以詞采見珍。譬諸蕩姬佚女,以色藝冠一世,而不可以禮法繩之者也。此本傳寫多譌脱,第七卷闕兩葉。據目錄尋之,《祃牙文》、《禜海文》在《文苑英華》九百九十五卷,《弔塞上翁文》在九百九十九卷,《祭孫府君文》在九百七十九卷。又《送崔融等序》之後,據目錄尚有《餞陳少府序》一篇,此本亦佚,《英華》七百十九卷有此文。今並葺補,俾成完本。《英華》八百二十二卷收子昂《大崇福觀記》一篇,稱武士彠為太祖孝明皇帝。此集不載其目,殆偶佚脱,今併補入。俾操觚揮翰之士知立身一敗,遺詬萬年,有求其不傳而不能者焉。 張燕公集二十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唐張説撰。説事迹具《唐書》本傳。其文章典麗宏贍,當時與蘇頲並稱,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號曰“燕許”。《唐書·藝文志》載其集三十卷,今所傳本止二十五卷。然自宋以後,諸家著錄並同,則其五卷之佚久矣1。集中《元處士碣銘》稱序為處士子、將作少監行沖撰,而《唐書》行沖傳乃不載其為此官2。《為留守奏慶山醴泉表》稱:“萬年縣令鄭國忠狀,六月十四日,縣界霸陵鄉有慶山,見醴泉出。”而《唐書·武后傳》載此事乃作“新豐縣”,皆與史傳頗有異同。然説在當時,必無譌誤,知《唐書》之疏舛多矣。此書所以貴舊本也3。集首永樂七年伍德《記》一篇,稱“兵燹之後,散佚僅存,錄而藏之。”至嘉靖閒,其子孫始為梓行,而譌舛特甚。又參考本傳及《文粹》、《文苑英華》諸書,其文不載於集者尚多。今旁加搜輯,於集外得頌一首、箴一首、表十八首、疏二首、狀六首、策三首、批答一首、序十一首、啟一首、書二首、露布一首、碑四首、墓誌九首、行狀一首,凡六十一首4。皆依類補入。而原集目次錯互者,亦詮次更定,仍釐為二十五卷,庶幾復成完本焉。 【彙訂】 1.傅增湘、繆荃孫皆謂其時尚存宋蜀刻本三十卷。(萬曼:《唐集敘錄》) 2.正史於人物列傳均有其寫作詳略之例,不必如年譜巨細無遺方稱無譌。(朱玉麒:《<張燕公集>的閣本與殿本》) 3.《新唐書·則天皇后紀》載:“垂拱二年(686)十月己巳,有山出於新豐縣,改新豐為慶山”,《舊唐書》“五行志”、“地理志一”所載略同。《為留守奏慶山醴泉表》所記乃萬歲通天元年(696)事,顯非一事。(陳祖言:《張説年譜》) 4.文淵閣《四庫》本所增補作品為五十九篇,武英殿聚珍本為七十篇,但其中《先天酺宴序》、《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兩文已載原集卷五,則實補五十七、六十八篇。(朱玉麒:《<張燕公集>的閣本與殿本》) 曲江集二十卷(廣東巡撫採進本) 唐張九齡撰。九齡事迹具《唐書》本傳。徐浩作九齡《墓碑》,稱其“學究精義,文參微旨”,而不及其文集卷數。唐、宋二史《藝文志》俱載有九齡文集二十卷。其後流播稍稀。惟明《文淵閣書目》有《曲江文集》一部四册,又一部五册,而外閒多未之睹。成化閒,邱濬始從内閣錄出,韶州知府蘇韡為刊行之。其卷目與《唐志》相合,蓋猶宋以來之舊本也。九齡守正嫉邪,以道匡弼,稱開元賢相。而文章高雅,亦不在燕、許諸人下。《新唐書·文藝傳》載徐堅之言,謂其文“如輕縑素練,實濟時用,而窘邊幅1。”今觀其《感遇》諸作,神味超軼,可與陳子昂方駕。文筆宏博典實,有垂紳正笏氣象,亦具見大雅之遺。堅局於當時風氣,以富豔求之,不足以為定論。至所撰制草,明白切當,多得王言之體。本傳稱為祕書少監時,“會賜渤海詔,而書命無足為者,乃命九齡為之,被詔輒成2。因遷工部侍郎,知制誥。”今檢集中有《渤海王大武藝書》,當即其時所作。而其他詔命,亦多可與史傳相參考。如集中有敕奚都督右金吾衛大將軍歸誠王李歸國書3,而核之《唐書·外國傳》所載奚事,自開元以後,僅有李大酺、魯蘇、李詩、延寵、婆固諸酋長名4,而不及歸國,知記載有所脱漏。是尤可以補史之闕矣。 【彙訂】 1.《新唐書》卷二一四《文藝上》載“開元中,(張)説與徐堅論近世文章……堅問:‘今世奈何?’説曰:‘……張九齡如輕縑素練,實濟時用,而窘邊幅……’堅謂篤論云。”《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文苑上》所載略同。可知《總目》所引乃張説之言,非徐堅之言。 2.“輒”,殿本作“趣”,誤,參《新唐書》卷一三九本傳。 3.殿本“督”下有“府”字,衍。此集卷九有《敕奚都督李歸國書》二篇,其二首句云:“敕奚都督右金吾衛大將軍歸誠王李歸國”。 4.“婆固”,殿本作“姿固”,誤,參《新唐書》卷二三五《北狄》。《册府元龜》卷九百七十三亦作“婆固”。《舊唐書》卷二一二《北狄》、《資治通鑑》作“娑固”。(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李北海集六卷附錄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1 唐李邕撰。邕事迹具《唐書》本傳。邕文集本七十卷,《宋志》已不著錄。此本為明無錫曹荃所刊。前有荃序,稱“紹和徵君刻唐人集,初得《北海集》,而余論之。”不言為何人所編。大抵皆採摭《文苑英華》諸書,裒而成帙,非原本矣。史稱邕長於碑頌,前後所製凡數百首。今惟賦五首,詩四首,表十四首2,疏、狀各一首,碑文八首,銘、記各一首,神道碑五首,墓誌銘一首,蓋已十不存一。《舊唐書》稱其《韓公行狀》、《洪州放生池碑》、《批韋巨源諡議》為當時文士所重。李白《東海有勇婦》一篇稱:“北海李使君,飛章奏天庭。”杜甫《八哀》詩稱:“朗詠《六公》篇,憂來豁蒙蔽。”趙明誠《金石錄》亦稱:“唐《六公詠》,文詞高古。”今皆不見此集中,殊可惜也。劉克莊《後村詩話》譏其為葉法善祖作碑,貽千載之笑。然唐時名儒碩士為緇黄秉筆,不以為嫌,不似兩宋諸儒視二教如敵國。此當尚論其世,固不容執後而議前。且克莊與真德秀游,德秀《西山集》中,琳宫梵刹之文不可枚舉,克莊曾無一詞,而獨刻責於邕。是尤門户之見,不足服邕之心矣。卷末附錄載新、舊《唐書》邕本傳及贈送諸作,而别載《文苑英華》所錄邕《賀赦表》六篇,題曰“糾繆”。謂考其事在代宗、德宗、憲宗時,邕不及見,其論次頗為精審。然考彭叔夏《文苑英華辨證》曰:“《賀赦表》六首,《類表》以為李吉甫作,而《文苑》以為李邕。按邕天寶初卒,而六表乃在代宗、德宗、憲宗時。況《文苑》於三百五十九卷重出一表,題曰李吉甫。又第二表末云‘謹遣衙前虞侯王國清奉表陳賀以聞’,正與吉甫《郴州謝上表》末語同3,則非邕作也”云云。是宋人已經考證,編是集者用其説而諱所自來,亦可謂攘人之善矣。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曲江集二十卷”條之前。 2.文淵閣《四庫》本此集卷二實載表十五首。(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3.《文苑英華》卷五百八十五收李吉甫《柳州刺史謝上表》,末句為“謹遣軍事衙前虞侯王國清奉表陳謝以聞”。 李太白集三十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唐李白撰。《舊唐書》白傳稱山東人,《新唐書》則作隴西成紀人。考杜甫作《崔端薛復筵醉歌》,有“近來海内為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句。楊慎《丹鉛錄》據魏顥《李翰林集序》有“世號為李東山”之文,謂杜集傳寫誤倒其字,似乎有理。然元稹作《杜甫墓誌》亦稱“與山東人李白”,其文鑿然1。如倒之作“東山人”,則語不成文,又不得以魏序為解。檢白集《寄東魯二子》詩有“我家寄東魯”句,顥序亦稱“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蓋居山東頗久,故人亦以是稱之,實則非其本籍,劉昫等誤也。至於隴西成紀乃唐時李氏以郡望通稱,故劉知幾《史通·因習篇》自註曰:“近代史為王氏傳云:‘瑯邪臨沂人’,為李氏傳云:‘隴西成紀人’。非惟王、李二族久離本郡,亦自當時無此郡縣,皆是魏、晉以前舊名2。”今勘驗《唐書·地理志》,果如所説。則宋祁等因襲舊文,亦不足據。惟李陽冰序稱:“涼武昭王暠之後,謫居條支。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顥序稱:“白本隴西,乃因家於綿,身既生蜀”云云,則白為蜀人,具有確證。二史所書,皆非其實也3。陽冰序不言卷數,《新唐書·藝文志》則曰《草堂集》二十卷,李陽冰編。案宋敏求後序曰:“唐李陽冰序李白《草堂集》十卷,咸平中樂史别得白歌詩十卷,合為《李翰林集》二十卷。”史又云:“雜著為别集十卷。”然則《草堂集》原本十卷,《唐志》以陽冰所編為二十卷者,殊失之不考。今《草堂集》不傳,樂史所編亦罕見。此本乃宋敏求得王溥及唐魏顥本,又裒集唐類詩諸編,洎石刻所傳,編為一集。曾鞏又考其先後而次第之,為三十卷。首卷惟載諸序碑記,二卷以下乃為歌詩,為二十三卷,雜著六卷。流傳頗少。國朝康熙中,吳縣繆曰芑始重刊之。後有曰芑跋云:“得臨川晏氏宋本,重加校正,較坊刻頗為近古。”然陳氏《書錄解題》、晁氏《讀書志》並題《李翰林集》,而此乃云太白全集,未審為宋本所改,曰芑所改,是則稍稍可疑耳4。據王琦註本,是刻尚有《考異》一卷。而坊閒印本皆削去曰芑序目,以贗宋本,遂併《考異》而削之。以其文已全載王琦本中,今亦不更補錄焉。 【彙訂】 1.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誌銘》(載《元氏長慶集》卷五六)原文云:“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無“與”字。(近藤光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唐詩集の研究》) 2.所引文實為《史通·邑里篇》註文。(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舊唐書》上稱山東人,下稱父為任城尉,因家焉,是明乎白之先非山東人,而語未完備耳。《新唐書》稱:“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名之”,則與李陽冰及魏顥序所言大致相同,未言係隴西成紀人。(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4.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即繆本之祖本。(朱金城:《談日本影印的宋本<李太白文集>》) 分類補註李太白集三十卷(通行本) 宋楊齊賢集註,而元蕭士贇所删補也。杜甫集自北宋以來註者不下數十家,李白集註宋、元人所撰輯者,今惟此本行世而已。康熙中,吳縣繆曰芑翻刻宋本《李翰林集》,前二十三卷為歌詩,後六卷為雜著。此本前二十五卷為古賦、樂府、歌詩,後五卷為雜文1。且分標門類,與繆本目次不同。其為齊賢改編,或士贇改編,原書無序跋,已不可考2。惟所輯註文,則以“齊賢曰”、“士贇曰”互為標題以别之,故猶可辨識。註中多徵引故實,兼及意義。卷帙浩博,不能無失。唐覲《延州筆記》嘗摘士贇註《寄遠》詩第七首“滅燭解羅衣”句,不知出《史記·滑稽傳》淳于髡語,乃泛引謝瞻、曹植諸詩。又如《臨江王節士歌》,齊賢以為史失其名,士贇則引樂府《遊俠曲》證之。不知《漢書·藝文志》《臨江王》及《愁思節士歌》原各為一篇,自南齊陸厥始併作《臨江王節士歌》。後來庾信、杜甫俱承其誤,白詩亦屬沿譌。齊賢等不為辨析,而轉以為史失名。此類俱未為精核。然其大致詳贍,足資檢閱3。中如《廣武戰場懷古》一首,士贇謂非太白之詩,釐置卷末,亦具有所見,其於白集固不為無功焉。齊賢字子見,舂陵人。士贇字粹可,寧都人,宋辰州通判立等之子,篤學工詩,與吳澄相友善。所著有《詩評》二十餘篇及《冰崖集》,俱已久佚,獨此本為世所共傳云4。 【彙訂】 1.書名當以《分類補註李太白詩》二十五卷《分類編次李太白文》五卷為妥。(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編:《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中文古籍善本書志》) 2.元刊本《分類補註李太白詩》二十五卷本前有李陽冰、樂史、宋敏求、曾鞏、毛漸序及劉全白碣記,宋序云:“沿舊目而釐正其彙次,使各相從”,曾序亦云:“次道以類廣白詩”,則分類實始於宋敏求。又據至元辛卯蕭士贇自序,曾對楊註本有所移易,“惜其博不能約,因取其本類比為之,節文善者存之。”(陸心源:《儀顧堂續跋》;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3.《四庫》本所據為嘉靖二十二年(1543)郭雲鵬本,註已删削過半,殊失蕭本原版面目。(陸心源:《儀顧堂續跋》) 4.“共”,殿本無。 李太白詩集註三十六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王琦撰。琦字琢崖,錢塘人。註李詩者自楊齊賢、蕭士贇後,明林兆珂有《李詩鈔述註》十六卷,簡陋殊甚。胡震亨駁正舊註,作《李詩通》二十一卷。琦以其尚多漏略,乃重為編次、牋釋,定為此本。其詩參合諸本,益以逸篇,釐為三十卷,以合曾鞏序所言之數。别以序誌、碑傳、贈答題咏、詩文評語、年譜、外紀為附錄六卷。而繆氏本所謂《考異》一卷,散入文句之下,不另列焉。其註欲補三家之遺闕,故採摭頗富,不免微傷於蕪雜。然捃拾殘賸,時亦寸有所長。自宋以來,註杜詩者林立1,而註李詩者寥寥僅二三本。錄而存之,亦足以資考證。是固物少見珍之義也。 【彙訂】 1.“林立”,殿本作“如林”。 九家集註杜詩三十六卷(内府藏本) 宋郭知達編。知達,蜀人。前有自序,作於淳熙八年。又有曾噩重刻序,作於寶慶元年。噩據《書錄解題》作:“字子肅,閩清人”。凌迪知《萬姓統譜》則作:“字噩甫,閩縣人。慶元中尉上高,復遷廣東漕使”,與陳振孫所記小異。振孫與噩同時,迪知所敘又與序中結銜合,未詳孰是也1。宋人喜言杜詩,而註杜詩者無善本。此書集王洙、宋祁、王安石、黄庭堅、薛夢符、杜田、鮑彪、師尹、趙彥材之註,頗為簡要2。知達序稱:“屬二三士友隨是非而去取之。如假託名氏,撰造事實,皆删削不載。”陳振孫《書錄解題》亦曰:“世有稱《東坡事實》者3,案,當作《老杜事實》。隨事造文,一一牽合,而皆不言其所自出。且其詞氣首末出一口,蓋妄人偽託以欺亂流俗者。書坊輒鈔入《集註》中,殊敗人意。此本獨削去之”云云,與序相合,知其别裁有法矣4。振孫稱:“噩刊版五羊漕司,字大宜老,案,“宜老”謂宜乎老眼,刻本或作“可考”,非。最為善本5。”此本即噩家所初印,字畫端勁而清楷,宋版中之絕佳者6。振孫所言,固不為虚云。 【彙訂】 1.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九《杜工部詩集註》條曰“福清曾噩子肅刻板”,福清與閩清乃同屬福州府之兩縣。(近藤光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唐詩集の研究》) 2.曾噩重刻本無郭知達所集王洙、宋祁、王安石三家註,而多薛倉舒、王回、蔡元度等註,當為曾氏採舊本重為校訂集註者。而郭氏原本已佚無傳。(昌彼得:跋宋廣東漕司本《新刊校定集註杜詩》) 3.“《東坡事實》”,殿本作“《東坡故事》”。《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九原文乃“東坡《杜詩故事》”。(周采泉:《杜集書錄》) 4.《四庫全書》本此集除所標明的九家外,尚有八家。其中明確標名的有六家:蘇軾、王深父、蔡元度、吕本中、范元實(一作寶,當誤)、胡仔。未標明而可考出的有二家:王彥輔、魯訔。偽東坡《杜詩故事》也頗有删削未盡者。(劉文剛:《郭知達<杜工部詩集註>考論》) 5.《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九原文無“字大宜老”四字。(周采泉:《杜集書錄》) 6.此本第二五、二六兩卷雜有贗刻,所補刻之詩與註皆依元高崇蘭編集《集千家註批點杜工部詩集》本。(周采泉:《杜集書錄》) 黄氏補註杜詩三十六卷(内府藏本)1 宋黄希原本,而其子鶴續成之者也。希字夢得,宜黄人。登進士第,官至永新令。嘗作春風堂於縣治,楊萬里為作記,今載《誠齋集》中2。鶴字叔似,著有《北窻寓言集》,今已久佚。希以杜詩舊註每多遺舛,嘗為隨文補緝,未竟而歿。鶴因取槧本《集註》,即遺稾為之正定,又益以所見。積三十餘年之力,至嘉定丙子,始克成編。書首原題《補千家集註杜工部詩史》,所列註家姓氏實止一百五十一人。註中徵引則王洙、趙次公、師尹、鮑彪、杜修可、魯訔諸家之説為多3,其他亦寥寥罕見4。而當時所稱“偽蘇註”者,乃並見采綴。蓋坊行原有《千家註》本,鶴特因而廣之,故以“補註”為名。其郭知達《九家註》、蔡夢弼《草堂詩牋》,視鶴本成書稍前,案知達本成於淳熙辛丑,在鶴本前三十餘年。夢弼成於嘉泰甲子,在鶴本前十有二年。而註内無一字引及。殆流傳未廣,偶未之見也。書中凡原註各稱“某曰”,其補註則稱“希曰”、“鶴曰”以别之。大旨在於案年編詩,故冠以《年譜辨疑》,用為綱領。而詩中各以所作歲月註於逐篇之下,使讀者得考見其先後出處之大致。其例蓋始於黄伯思,後魯訔等踵加考訂,至鶴父子而益推明之。鉤稽辨證,亦頗具苦心。其閒牴牾不合者,如《贈李白》一首,鶴以為開元二十四年游齊、趙時作。不知甫與白初未相見,至天寶三、四載白自供奉被放後5,始相遇於東都。觀甫《寄白二十韻》詩所云“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者,是其確證,鶴説殊誤。又《鄭駙馬宅宴洞中》一首,鶴謂與《重題鄭氏東亭》詩皆在河南新安縣作。不知《長安志》有蓮花洞,在神禾原鄭駙馬之居,即詩所云“洞中”,並不在新安,不可與東亭混而為一。又《高都護驄馬行》,鶴以為天寶七載作。考高仙芝平小勃律後,以天寶八載方入朝,詩中有“飄飄遠自流沙至”語,則當在八載,而非七載。又《遣興》詩“赫赫蕭京兆”句,鶴以京兆為蕭至忠。不知至忠未嘗官京兆尹,詩中所指當是蕭炅。又《喜雨》一首,鶴謂永泰元年所作。考詩末甫自註“浙右多盜賊”語6,正指寶應元年袁晁之亂,詩當作於是年。時甫方在梓、閬閒,故有“巴人”之句,鶴説非是。似此者尚數十條,皆為疏於考核。又題與詩皆無明文,不可考其年月者,亦牽合其一字一句,强為編排,殊傷穿鑿。然其考據精核者,後來註杜諸家亦往往援以為證。故無不攻駁其書,而終不能廢棄其書焉。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傳序碑銘》一卷《年譜辨疑》一卷《集註杜詩姓氏》一卷。(沈治宏:《<四庫全書總目>集部著錄圖書失誤原因析》) 2.《春風堂記》不見於《誠齋集》而僅見《永新縣志》。(王學泰:《評杜甫詩集的“黄氏補註”》) 3.書中“師曰”非師尹乃師古,《竹莊詩話》引《師氏詩説》(即師古撰《杜詩詳説》)評“三别”文字與此書中“師曰”文字全同。(同上) 4.書中如王彥輔、王深父、薛蒼舒、薛夢符、杜定功、張孝祥、李覯、鄭卬輩亦時時及之。(張元濟:《寶禮堂宋本書錄》) 5.“天寶三、四載”,底本作“天寶十四載”,據殿本改。錢謙益《讀杜二牋下》(《牧齋初學集》卷一百十)《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條云:“魯訔、黄鶴輩敘《杜詩年譜》,並云開元二十五年後客游齊、趙,從李白、高適過汴州,登吹臺,而引《壯遊》、《昔遊》、《遣懷》三詩為證。余考之非也。以杜集考之,《贈李十二》詩云:‘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則李之遇杜,在天寶三年乞歸之後,然後同為梁園、泗水之游也……天寶三載,杜在東都,四載在齊州,斯其與高、李遊之日乎?”當即《總目》所本。 6.南宋刻《黄氏補註千家集註杜工部詩史》和元刻《黄氏補註千家集註分類杜工部詩》中《喜雨》詩無自註,而景宋《王狀元集百家註編年杜陵詩史》、《分門集註杜工部詩集》與《九家集註杜詩》“浙右多盜賊”語均作“(王)洙曰”,則非甫自註。(王學泰:《評杜甫詩集的“黄氏補註”》) 集千家註杜詩二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不著編輯人名氏。前載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夢弼四序。所採不滿百家,而題曰“千家”,蓋務夸摭拾之富,如魏仲舉韓、柳集註亦虚稱五百家也。其句下篇末諸評,悉劉辰翁之語,朱彝尊謂夢弼所編入。然夢弼所撰本名《草堂詩牋》,其自序内標識註例甚詳,與此本不合。宋犖謂杜詩評點自劉辰翁始。劉本無註,元大德閒有高楚芳者,删存諸註,以劉評附之。此本疑即楚芳編也。辰翁評所見至淺,其標舉尖新字句,殆於竟陵之先聲。王士禛乃比之郭象註《莊》,殆未為篤論1。至編中所集諸家之註,真贗錯雜2,亦多為後來所抨彈。然宋以來註杜諸家,尠有專本傳世,遺文緒論,頗賴此書以存。其蓽路藍縷之功,亦未可盡廢也。 【彙訂】 1.《天一閣書目》著錄元本《集千家註批點杜工部詩集》二十卷,有大德癸卯廬陵劉將孫序云:“先君子須谿先生,每浩嘆學詩者各自為宗,無能讀杜詩者,高楚芳類粹刻之……求為序以傳。是本……固《草堂集》之郭象本矣。”王士禛不過襲用其説。(楊紹和:《楹書隅錄》) 2.贗註蓋指偽東坡註,然此編絕不載東坡註,劉將孫序已明言之。(楊守敬:《日本訪書志》) 杜詩攟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唐元竑撰。元竑字遠生,烏程人。萬曆戊子舉人1。明亡,不食死,論者以首陽餓夫比之。是編乃其讀杜詩時所劄記。所閱蓋《千家註》本,其中附載劉辰翁評,故多駁正辰翁語。自宋人倡詩史之説,而牋杜詩者遂以劉昫、宋祁二書據為稾本,一字一句,務使與紀傳相符。夫忠君愛國,君子之心;感事憂時,風人之旨,杜詩所以高於諸家者,固在於是。然集中根本不過數十首耳。詠月而以為比肅宗,詠螢而以為比李輔國,則詩家無景物矣;謂紈袴下服比小人,謂儒冠上服比君子,則詩家無字句矣。元竑所論,雖未必全得杜意,而刊除附會,涵泳性情,頗能會於意言之外。其中如“白鷗没浩蕩”句,必抑蘇軾而申宋敏求2。“宛馬總肥秦苜蓿”句,正用漢武帝離宫種苜蓿事,而執誤本“春苜蓿”字3,以為不對“漢嫖姚”。又往往喜言詩讖,尤屬不經。然大旨合者為多,勝舊註之穿鑿遠矣。 【彙訂】 1.同治《湖州府志》卷七八《人物傳》殉節條云:“唐元竑,字遠生,烏程人。父世濟,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官都御史。元竑……萬曆壬子舉於鄉。”光緒《烏程縣志》卷一五《人物四·唐元竑傳》亦云:“萬曆壬子舉於鄉。”壬子為萬曆四十一年,戊子為萬曆十六年。據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唐元竑生於萬曆十八年。可知唐元竑乃壬子舉於鄉,非戊子也。(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唐元竑以為宋敏求定作“白鷗没波蕩”是而蘇軾非。王定保《唐摭言》引此詩,原為“波”字,宋刊王洙編次本同,則非宋敏求所改,但唐氏之説確有見地。(周采泉:《杜集書錄》) 3.“字”,底本作“事”,據殿本改。 杜詩詳註二十五卷附編二卷(内府藏本) 國朝仇兆鼇撰。兆鼇字滄柱,鄞縣人。康熙乙丑進士,官至吏部侍郎。是書乃康熙三十二年兆鼇為編修時所奏進。凡詩註二十三卷,雜文註二卷。後以逸杜、詠杜、補杜1、論杜為《附編》上下二卷。其總目自二十八卷以下尚有仿杜、集杜諸卷,皆有錄無書,疑欲續為而未成也。每詩各分段落,先詮釋文義於前,而徵引典故列於詩末。其中摭拾類書,小有舛誤者。如註“忘機對芳草”句,引《高士傳》“葉幹忘機”,今《高士傳》無此文。即《太平御覽》所載嵇康《高士傳》幾盈二卷,亦無此文。又註“宵旰憂虞軫”句,不知二字本徐陵文,乃引《左傳》註“旰食”,引《儀禮》註“宵衣”。考之鄭註,“宵”乃同“綃”,非“宵旦”之宵也。至“吟杜”卷中載徐增一詩,本出其《説唐詩》中。所謂“佛讓王維作,才憐李白狂”者,蓋以維詩雜禪趣,白詩多逸氣,以互形甫之謹嚴。兆鼇乃改上句為“賦似相如逸”2,乖其本旨。如此之類,往往有之,皆不可據為典要。然援據繁富,而無《千家》諸註偽撰故實之陋習。核其大局,可資考證者為多,亦未可竟廢也。 【彙訂】 1.“補杜”,殿本作“補註”,誤。 2.據此集中徐增《讀杜少陵詩》原文,“賦似相如逸”乃“賦羨相如逸”之誤。 王右丞集牋註二十八卷附錄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唐王維撰,國朝趙殿成註。殿成字松谷,仁和人。王維集舊有顧起經分類註本,但註詩而不及文,詩註亦閒有舛漏。殿成是本初定稾於雍正戊申,成書於乾隆丙辰。鉤稽考訂,定為古體詩六卷、近體詩八卷,皆以元劉辰翁評本所載為斷。其别本所增及他書互見者,則為外編一卷。其雜文則釐為十三卷,併為牋註。又以王縉進表、代宗批答、《唐書》本傳、世系、遺事及同時唱和、後人題詠為一卷,弁之於首。以詩評、畫錄、年譜為一卷,綴之於末。其年譜亦本傳、世系之類,後人題詠亦詩評、畫錄之類,而一置於後,一置於前,編次殊為未協。又集外之詩既為外編,其論畫諸篇亦集外之文,疑以傳疑者。而混於文集,不復分别,體例亦未畫一。然排比有緒,終較他本為精審。其牋註往往捃拾類書,不能深究出典。即以開卷而論,“閶闔”字見《楚辭》,而引《三輔黄圖》;“八荒”字見《淮南子》,而引章懷太子《後漢書註》;“胡牀”字見《世説新語》桓伊、戴淵事,而引張端義《貴耳集》;“朱門”字亦見《世説新語》支遁語,而引程大昌《演繁露》;“雙鵠”字自用古詩“願為雙黄鵠”語,而引謝維新《合璧事類》;“絕跡”字見《莊子》,而引曹植《與楊修書》,皆未免舉末遺本。然於顧註多所訂正。又維本精於佛典,顧註多未及詳。殿成以王琦熟於三藏,屬其助成,亦頗補所未備。核其品第,固猶在顧註上也。 【彙訂】 1.“附錄二卷”應作“卷首一卷附錄一卷”。 高常侍集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唐高適撰。適,《唐書》作渤海人。其集亦題曰渤海。《河閒府志》據其《封邱縣》詩“我本漁樵孟諸野”句,又《初至封邱》詩有“去家百里不得歸”句,定為梁、宋閒人。然集中《别孫沂》詩題下1,又註“時俱客宋中”,則又非生於梁、宋者,《志》所辨似亦未確。考唐代士人多題郡望,史傳亦復因之,往往失其里籍2。劉知幾作《史通》,極言其弊,而終不能更。適集既無定詞,則亦闕疑可也。其集《唐志》作十卷3。《通考》又有集外文一卷,詩一卷。此本從宋本影鈔,内“廓”字闕筆,避寧宗嫌名,當為慶元以後之本。凡詩八卷,文二卷。其集外詩文則無之。考明人所刻適集,以《太平廣記》高鍇侍郎墓中之狐妖絕句“危冠高髻楚宫妝,閒步前庭趁夜涼。自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一首併載入之,蕪雜殊甚。又《九日》一詩見宋程俱《北山集》,毛奇齡選唐人七律亦誤題適作。此本不載,較他本特為精審。第十卷中有《賀安祿山死表》,稱:“臣得河南道及諸州牒,皆言逆賊安祿山苦痛而死,手足俱落,眼鼻殘壞。”則祿山竟以病死,與史載李猪兒事迥異。蓋兵戈雲擾,得諸傳聞之故也4。 【彙訂】 1.此集卷六、《全唐詩》卷二一四詩題皆作《别孫訢》。(近藤光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唐詩集の研究》) 2.“里籍”,殿本作“現籍”。 3.《新唐書》卷六〇《藝文志》别集類著錄《高適集》二十卷。(黄永年:《<三夢記>辨偽》) 4.“也”,殿本作“矣”。 孟浩然集四卷(江蘇蔣曾瑩家藏本) 唐孟浩然撰。浩然事迹具《新唐書·文藝傳》。前有天寶四載宜城王士源序,案士源即補《亢倉子》之王士元,其事亦見序中。此作“源”字,蓋傳寫異文。又有天寶九載韋滔序。士源序稱:“浩然卒於開元二十八年,年五十有二。凡所屬綴,就輒毁棄,無復編錄。鄉里購採,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獲。今集其詩二百一十七首,分為四卷。”此本四卷之數,雖與序合,而詩乃二百六十三首1,較原本多四十五首。洪邁《容齋隨筆》嘗疑其《示孟郊》詩時代不能相及。今考《長安早春》一首,《文苑英華》作張子容,而《同張將軍薊門看鐙》一首亦非浩然遊跡之所及,則後人竄入者多矣。士源序又稱:“詩或闕逸未成而製思清美,及他人酬贈,咸次而不棄。”而此本無不完之篇,亦無唱和之作。其非原本,尤有明徵。排律之名,始於楊宏《唐音》2,古無此稱,此本乃標排律為一體。其中《田家元日》一首、《晚泊潯陽望香鑪峯》一首、《萬山潭》一首,《渭南園即事貽皎上人》一首3,皆五言近體,而編入古詩4。《臨洞庭》詩舊本題下有“獻張相公”四字,見方回《瀛奎律髓》,此本亦無之。顯然為明代重刻,有所移改。至序中“丞相范陽張九齡等與浩然為忘形之交”語,考《唐書》,張説嘗謫岳州司馬,集中稱“張相公”、“張丞相”者凡五首,皆為説作。若九齡則籍隸嶺南,以“曲江”著號,安得署曰“范陽”?亦明人以意妄改也5。以今世所行别無他本,姑仍其舊錄之,而附訂其舛互如右。 【彙訂】 1.“二百六十三首”,底本作“二百六十二首”,據殿本改。此集之唐本、宋本、元本及明弘治關中刻本,王士源所集共二百一十八首,而蔣曾瑩家藏本為二百六十三首。(萬曼:《唐集敘錄》) 2.《總目》卷一八八《唐音》條載作者為元代楊士弘,此處脱“士”字。(近藤光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唐詩集の研究》) 3.“渭南園”當作“澗南園”,參此集卷一詩題。澗南園即孟浩然居所,卷二有《上巳日澗南園期王山人陳七諸公不至》。 4.除《晚泊潯陽望香鑪峯》一首,其餘三首格律與律詩不合,皆為五言古詩。(近藤光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唐詩集の研究》) 5.集中與張丞相有關的詩共七首,非五首。其中六首可定作於荆州。張九齡開元二十五年四月貶荆州大都督府長史,至二十八年春離任,《舊唐書》孟浩然本傳載入張九齡幕,與之唱和。其《和張丞相春朝對雪》、《陪張丞相祠紫蓋山途經玉泉寺》二詩分别是張九齡《立春日晨起對積雪》、《冬中至玉泉山寺屬窮陰冰閉崖谷無色及仲春行縣復往焉故有此作》二詩的和詩,可證七首詩中的“張丞相”至少多數乃指張九齡。徐浩《唐尚書右丞相中書令張公神道碑》曰:“公諱九齡……其先范陽方城人。”徐安貞撰《唐故尚書右丞相贈荆州大都始興公陰堂誌銘並序》亦云“其先范陽人”,則“范陽”乃署郡望,非明人妄改。(近藤光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唐詩集の研究》;劉文剛:《孟浩然生平蠡測》;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常建詩三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案唐常建不知其字,其里貫亦無可考。據陳振孫《書錄解題》,知為開元十五年進士2,終於盱眙尉而已3。詩家但稱曰“常尉”,從其官也。《唐書·藝文志》載《常建詩》一卷。此本三卷,乃毛晉汲古閣所刊,云“不知何人類而析之”。據《書錄解題》作於宋末,尚稱一卷,則元、明人所分矣。殷璠作《河嶽英靈集》,去取至為精核。肅、代之閒,所錄僅二十四人,以建為冠。載詩僅二百三十四首4,而建詩居十五首。其序稱:“劉楨死於文學,左思終於記室,鮑照卒於參軍,常建亦淪於一尉”,深用悲惋。又稱其“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諸句,而尤推《弔王將軍墓》一篇,以為善敘悲怨,勝於潘岳。今觀其詩凡五十七首,所與贈答者率莫考其姓氏。其中最知名者,惟王昌齡一人。而僅有宿其隱居一篇,為招與張賁共隱。則非惟宦途寂寞,守道無營,即倡和交游,亦泊然於名場聲氣之外。不然則李白與昌齡最契,高適、王之渙等亦與昌齡旗亭畫壁,同作俊遊,建亦何難因緣牽附,以博一時之譽哉!其人品如是,則詩品之高,固其所矣。其詩自殷璠所稱外,歐陽修《題青州山齋》又極賞其“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句。稱欲效其語,久不可得。案修集本作“竹徑遇幽處”,蓋一時誤記。姚寬《西谿叢話》已辨之,今據建集改正。附識於此5。然全集之中,卓然與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不但二人所稱也。洪邁《萬首絕句》别載建《吳故宫》一首,此集不載,語亦不類。邁所編舛誤至多,不盡足據。今亦不復增入焉。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孟浩然集四卷”條後。 2.《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九及《文獻通考·經籍考》所引陳氏語均作十四年進士。(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唐人文獻中未有載常建任盱眙尉者。(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 4.“二百三十四首”,殿本作“二百二十四首”,誤,殷璠《河嶽英靈集敘》作“二百三十四首”。《總目》卷一八六《河嶽英靈集》條亦云:“是集錄常建至閻防二十四人,詩二百三十四首”。 5.姚寬《西谿叢話》卷上引作“竹逕通幽處”,但謂“遇幽處”本作“通幽處”,未嘗言“竹逕”亦當作“曲徑”。《河嶽英靈集》卷上、《文苑英華》卷二三四、《唐文粹》卷十七、《吳郡圖經續記》卷中、《冷齋夜話》卷三、《李莊簡光集》卷五、《竹莊詩話》卷十二、《容齋隨筆》卷四均作“竹逕通幽處”,《郡齋讀書志》(衢本)卷十七、《苕谿漁隱叢話》卷二十作“竹徑通幽處”。元刊本《歐陽文忠集》卷七三《題青州山齋》亦作“竹逕通幽處”。《楹書隅錄》卷四著錄宋槧《常建詩集》二卷,云:“《四庫提要》所辨‘曲徑通幽處’,謂《歐集》及《西谿叢話》誤作‘竹徑’,此本原詩第四首固作‘竹逕通幽’,不誤也。”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二四著錄明刊本《常建詩》二卷,用字亦同。(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萬曼:《唐集敘錄》) 儲光羲詩五卷(内府藏本) 案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儲光羲詩》五卷,唐監察御史魯國儲光羲撰。與崔國輔、綦母潛皆同年進士。天寶末任偽官,貶死。”《唐書·藝文志》儲光羲《政論》下註曰:“兗州人。開元進士第。又詔中書試文章,歷監察御史。安祿山反,陷賊,自歸。”與振孫所敘爵里相同,而任偽官事已小異。又《包融集》條下註曰:“融與儲光羲皆延陵人。與丁仙芝等十八人皆有詩名。殷璠彙次其詩,為《丹陽集》者1。”則併其里籍亦異。自相矛盾,莫之詳也2。《唐志》載其集七十卷。是集前有顧況序,亦稱所著文篇賦論七十卷。辛文房《唐才子傳》稱其又有《九經分疏義》二十卷,與所作《政論》十五卷並傳。今皆散佚,存者惟此詩五卷耳。其詩源出陶潛,質樸之中有古雅之味。位置於王維、孟浩然閒,殆無媿色。殷璠《河嶽英靈集》稱其“削盡常言,得浩然之氣”,非溢美也。 【彙訂】 1.“為《丹陽集》者”,底本作“號曰《丹陽集》”,據《新唐書》卷六十《藝文四》“包融詩一卷”條註文及殿本改。 2.據儲光羲詩“紛吾家延州”(《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家近華陽洞,早年深此情”(《游茅山五首》之二),茅山在延陵縣東南三十五里(《元和郡縣志》卷二五),華陽洞在茅山大茅峯上。知光羲應為潤州延陵人,兗州為其祖籍。(黄進德:《儲光羲貫潤州延陵考》;陳鐵民:《儲光羲生平事迹考辨》) 次山集十二卷(内府藏本) 唐元結撰。結事迹具《新唐書》本傳。結所著有《元子》十卷,李商隱為作序。《文編》十卷,李紓為作序1。又《猗玕子》一卷。並見《唐志》,今皆不傳。所傳者惟此本,而書名、卷數皆不合。蓋後人摭拾散佚而編之,非其舊本2。觀洪邁譏所記二十國事,如方國、圓國、言國、相乳國、無手國、無足國、惡國、忍國、無鼻國、觸國之類,見於《容齋隨筆》者,此本皆無之,則其佚篇多矣。結性不諧俗,亦往往跡涉詭激。初居商餘山,自稱季。及逃難猗玕洞,稱猗玕子。又或稱浪士,或稱聱叟,或稱漫叟,為官或稱漫郎,頗近於古之狂3。然制行高潔,而深抱閔時憂國之心。文章戛戛自異,變排偶綺靡之習。杜甫嘗和其《舂陵行》,稱其可為天地萬物吐氣。晁公武謂其文如古鐘磬,不諧俗耳。高似孫謂其文章奇古,不蹈襲。蓋唐文在韓愈以前,毅然自為者,自結始。亦可謂耿介拔俗之姿矣。皇甫湜嘗題其《浯谿中興頌》曰:“次山有文章,可惋祇在碎。然長於指敘,約結有餘態。心語適相應,出句多分外。於諸作者閒,拔戟成一隊。”其品題亦頗近實也。 【彙訂】 1.據《容齋隨筆》卷一四“元次山《元子》”條,《元子》十卷乃李紓作序,《文編》十卷乃李商隱為作序。(萬曼:《唐集敘錄》) 2.《元子文編》即今存《元次山集》。(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 3.李肇《國史補》卷上云:“(元)結,天寶中,始在商餘之山,稱元子;逃難入猗玕山,或稱浪士,漁者呼為聱叟,酒徒呼為漫叟。及為官,呼為漫郎。”《新唐書》本傳載結所作《自釋》,亦謂“少居商餘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為稱”。可知“自稱季”乃“自稱元子”之誤。“元子”二字並為一字而譌也。文淵閣本書前提要不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顏魯公集十五卷補遺一卷年譜一卷附錄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 唐顏真卿撰。真卿事迹具《唐書》本傳。其集見於《藝文志》者有《吳興集》十卷,又《廬州集》十卷、《臨川集》十卷,至北宋皆亡。有吳興沈氏者採掇遺佚,編為十五卷。劉敞為之序,但稱沈侯而不著名字。嘉祐中,又有宋敏求編本,亦十五卷,見《館閣書目》,江休復《嘉祐雜志》極稱其採錄之博。至南宋時,又多漫漶不完。嘉定閒,留元剛守永嘉,得敏求殘本十二卷,失其三卷。乃以所見真卿文别為《補遺》,併撰次《年譜》附之,自為後序。後人復即元剛之本分為十五卷,以符沈、宋二本之原數。沿及明代,留本亦不甚傳。今世所行乃萬曆中真卿裔孫允〔胤〕祚所刊,脱漏舛錯,盡失其舊。獨此本為錫山安國所刻,雖已分十五卷,然猶元剛原本也1。真卿大節,炳著史册。而文章典博莊重,亦稱其為人。集中《廟享議》等篇,説禮尤為精審。特收拾於散佚之餘,即元剛所編亦不免闕略。今考其遺文之見於石刻者,往往為元剛所未收。謹詳加搜輯,得《殷府君夫人顏氏碑銘》一首,《尉遲迥廟碑銘》一首,《太尉宋文貞公神道碑側記》一首,《贈祕書少監顏君廟碑碑側記》、《碑額陰記》各一首,《竹山連句》詩一首,《奉使蔡州書》一首2,皆有碑帖現存。又《政和公主碑》殘文、《顏元孫墓誌》殘文二篇,見《江氏筆錄》3,《陶公栗里》詩,見《困學紀聞》。今俱採出,增入《補遺》卷内。至留元剛所錄《禘祫議》,其文既與《廟享議》複見,而篇末“時議者舉然”云云,乃《新唐書·陳京傳》敍事之辭,亦非真卿本文。又《〈干祿字書〉序》乃顏元孫作,真卿特書之刻石,元剛遂以為真卿文,亦為舛誤。今並從刊削焉。後附《年譜》一卷,舊亦題元剛作。而譜中所列詩文諸目,多集中所無,疑亦元剛因舊本增輯也。元剛字茂潛,丞相留正之子4。官終起居舍人。 【彙訂】 1.安國所刻乃都穆改編本,非留元剛原本。(萬曼:《唐集敘錄》) 2.“書”,底本作“詩”,據殿本改。此集卷十六有《奉使蔡州書》。 3.《政和公主碑》應作《和政公主碑》,《顏元孫墓誌》應作《顏元孫神道碑》,《全唐文》皆有全文。(萬曼:《唐集敘錄》) 4.《宋史·留正傳》:“子恭、丙、端,皆為校書郎。孫元英,工部郎中;元剛,起居舍人。”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八《永春州·人物·留正傳》:“子泰(恭)、端、孫元剛,俱有才略。”可知留元剛為留正之孫。(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宗元〔玄〕集三卷附錄元〔玄〕綱論一卷内丹九章經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唐吳筠撰。筠字貞節,華陰人,隱於南陽。天寶中召至京師。請為道士,居嵩山。復求還茅山,東遊會稽。往來天台、剡中,與李白、孔巢父酬唱。大曆中卒,弟子私諡曰宗元先生。新、舊《唐書》皆載《隱逸傳》。此本為浙江鮑氏知不足齋所鈔,末有跋云:“收入《道藏》中,世無别本。”然《文獻通考》云:“吳筠《宗元先生集》十卷,前有權德輿序,列於别集諸人之次。”則當時非無傳本。此跋題戊申歲,不著年號,疑作於《通考》前也。卷首權德輿序稱“太原王顏類遺文為三十卷”。後又有《吳尊師傳》,亦德輿撰,乃言文集二十卷。均與《文獻通考》稱十卷者不合。考德輿序稱四百五十篇,而此本合詩賦論僅一百十九篇,則非完書矣。又《舊書》筠本傳云:“魯中儒士也”,《新書》本傳云:“華州華陰人”,德輿序稱“華陰人”,而《傳》又云“魯儒士”。序稱受正一法於馮尊師,上距陶宏[弘]景五傳;《傳》又云受正一法於潘體元,乃馮之師,亦相乖剌。考《舊書·李白傳》稱:“天寶初客遊會稽,與道士吳筠隱於剡中。”而《傳》乃言:“祿山將亂,求還茅山。既而中原大亂,江淮多盜,乃東遊會稽,與詩人李白、孔巢父詩篇酬和。”不知天寶亂後,白已因永王璘事流夜郎矣,安能與筠同隱?此《傳》殆出於依託。序又稱筠卒於大曆十三年,後二十五歲乃序此集1,其年為貞元十九年。德輿於貞元十七年知禮部貢舉,明年真拜侍郎。故是年作序,繫銜云禮部侍郎,其文與史合。而《金丹九章經》前又載筠自序一篇,題元和戊戌年作。戊戌乃元和十三年,距所謂“先生化去”之年又隔四十年。後且云:“元和中遊淮西,遇王師討蔡賊吳元濟,避亂東岳。遇李謫仙,授以《内丹九章經》。”殆似囈語。然則此序與《傳》同一偽撰矣。據新、舊《書》皆有《元綱》三篇語,則卷末所附《元綱論》三篇,自屬筠作。至《内丹九章經》,核之以序,偽妄顯然。以流傳已久,姑併錄之,而辨其牴牾如右。 【彙訂】 1.殿本“後”上有“卒”字。 杼山集十卷(内府藏本) 唐僧皎然撰。案《唐書·藝文志》:“皎然字清晝,湖州人,謝靈運十世孫,居杼山。顏真卿為刺史,集文士撰《韻海鏡源》,預其論著。貞元中,取其集藏集賢御書院,刺史於頔為序。”此集卷數與《唐志》合,頔序亦存,蓋猶舊本。前有贊寧所為傳,蓋自《高僧傳》錄入。末有集外詩,則毛晉所補緝也。皎然及貫休、齊己皆以詩名。今觀所作,弱於齊己而雅於貫休。在中唐作者之閒,可廁末席。集末附載雜文數篇,則聊以備體,非其所長矣。别本附刊《杼山詩式》一卷。案《唐志》晝公《詩式》、《詩評》皆載“文史類”中,不附本集。今亦析出别著錄焉。 劉隨州集十一卷(編修鄒炳泰家藏本) 唐劉長卿撰。長卿字文房,河閒人,姚合《極元〔玄〕集》作宣城人,莫能詳也。開元二十一年登進士第1。官終隨州刺史,故至今稱曰“劉隨州”。是集凡詩十卷,文一卷。第二卷中《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當苗税充百官俸錢》詩,不書“勾”字,但註曰“御名”。蓋宋高宗名構,當時例避同音,故“勾”字稱“御名”。則猶從南宋舊本翻雕也。然編次叢脞頗甚,諸體皆以絕句為冠。中閒古體、近體亦多淆亂。如“四月深澗底,桃花方欲然。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四句,第四卷中作《晚桃》詩前半首,乃《幽居八詠上李侍郎》之一,而第一卷又割此四句為絕句,題曰《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是二者必有一譌也。舊原有外集一卷,所錄僅詩十首,而《重送》一首已見八卷中,又佚去題中“裴郎中貶吉州”六字;《次前谿館作》一首,已見二卷中;《贈袁贊府》一首,已見九卷中,而又誤以題下所註“時經劉展平後”句為題,併軼“時經”二字;《送裴二十七端公》詩2,亦見二卷中;《哭李宥》一首,亦見九卷中;《秋雲嶺》、《洞山陽》、《横龍渡》、《赤沙湖》四首,即四卷中《湘中紀行十首》之四,又譌“秋雲嶺”為“雲秋嶺”、“洞山陽”為“山陽洞3”;《寄李侍郎行營五十韻》一首,已見七卷,又佚其題首“至德三年”等二十四字,不知何以舛謬至此。蓋宋本亦有善不善,不能一一精核也。今刊除《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一首,其外集亦一併刊除,以省重複。長卿詩號“五言長城”,大抵研鍊深穩,而自有高秀之韻。其文工於造語,亦如其詩。故於盛唐、中唐之閒,號為名手。但才地稍弱,是其一短。高仲武《中興閒氣集》病其“十首以後,語意略同”,可謂識微之論。王士禎《論詩絕句》乃云:“不解雌黄高仲武,長城何意貶文房”,非篤論也。 【彙訂】 1.劉長卿《瓜州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欲復憲臺充賀蘭大夫留後使之嶺南時侍御先在淮南幕府》詩:“一為鷗鳥誤,三見露華團。”又《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度李侍郎中丞》詩:“昔忝登龍首,能傷困驥鳴……遂令辭短褐,仍欲請長纓。”可知劉長卿中進士後並未立即釋褐授官,後經李侍御(希言)提拔才入仕。賀蘭大夫即賀蘭進明,至德元年正月授嶺南節度使未之任,詩作於同年春(756),“三見露華團”,則中進士應在天寶十一年(752),似乎還是當年的狀元。(蔣寅:《大曆詩人研究》) 2.明弘治十一年李君紀刊本(存世最早之全本)此集詩題作《送裴二十端公》。杜甫有《送裴二虯作尉永嘉》、《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虯赴道州》詩,長卿與裴虯善,早年即有《過裴虯郊園》詩,疑詩題衍“十”字。(岑仲勉:《唐人行第錄》;儲仲君:《劉長卿詩編年牋註》) 3.清《一統志》“長沙府”記洞陽山,“在瀏陽縣西北六十里,以山洞向南而名……道書第二十四洞天。”《文苑英華》卷一五九載詩題即作《洞陽山》,下註“浮丘公舊隱處”,詩云“舊日仙成處,荒林客到稀。”(儲仲君:《劉長卿詩編年牋註》) 韋蘇州集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韋應物撰。應物,京兆人,新、舊《唐書》俱無傳。宋姚寬《西谿叢話》載,吳興沈作喆為作補傳,稱:“應物少游太學。當開元、天寶閒,充宿衛,扈從遊幸,頗任俠負氣。兵亂後,流落失職,乃更折節讀書。由京兆功曹累官至蘇州刺史、太僕少卿,兼御史中丞,為諸道鹽鐵轉運、江淮留後。年九十餘,不知其所終1。”先是,嘉祐中王欽臣校定其集,有序一首,述應物事迹與補傳皆合。惟云以集中及時人所稱,推其仕宦本末,疑止於蘇州刺史。考《劉禹錫集》有《蘇州舉韋中丞自代狀》,則欽臣為疏略矣2。《李觀集》有《上應物書》,深言其褊躁,而李肇《國史補》云:“應物性高潔,尠食寡欲,所居焚香掃地而坐。”二説頗異。蓋狷潔之過,每傷峭刻,亦事理所兼有也。其詩七言不如五言,近體不如古體。五言古體源出於陶,而鎔化於三謝。故真而不朴,華而不綺。但以為步趨柴桑,未為得實。如“喬木生夏涼,流雲吐華月”,陶詩安有是格耶?此本為康熙中項絪以宋槧翻雕,即欽臣所校定。首賦,次雜擬,次燕集,次寄贈,次送别,次酬答,次逢遇,次懷思,次行旅,次感嘆,次登眺,次遊覽,次雜興,次歌行。凡為類十四,為篇五百七十一3。原序乃云分類十五,殊不可解。然字畫精好,遠勝毛氏所刻《四家》刻本,故今據以著錄。其毛本所載拾遺數首,真偽莫決,亦不復補入焉。 【彙訂】 1.據《西谿叢話》卷下,“年九十餘”當作“年五十餘”。(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 2.《西谿叢話》無沈作喆所作補傳,實載於《賓退錄》卷九。韋應物貞元中(785)出為蘇州刺史,而《劉禹錫集》有大和六年(832)《除蘇州舉韋應物自代狀》,所舉顯别是一人。(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此本實收詩五百五十一首。(李慶:《韋應物集版本源流考》) |
国选文学(gx.hkzww.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