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梦远首页史籍历史戏曲戏剧笔记杂录启蒙修身
外国文学总集选集诗文评论古典小说诗词歌赋先秦典籍诸子百家四库提要
国选文学 > 李劼人 > 天魔舞 | 上页 下页
三〇


  午餐和晚餐两个英文字是一看就认识的,其余几个字得翻一翻字典。

  “我晓得了,白先生。不用翻着,那是空军们在飞机上用的饭食呀!”

  “一准是的,高太太——啊!姑奶奶,你真聪明!……”

  一支小大英就递了过来,同时笑得连几颗略带乌黑的牙齿全露在外面。

  “谢谢你,我是不吃烟的……”

  有了应酬,自然就交谈起来。次一步便是要请白先生在夜间空闲时,每一周给高继祖补习一点算术和国文。因为“娃儿在牛华溪中心小学没有读上几本书,他老子公事又多,从没管教过他,几年来都误了,趁着才进高小,每周补习两三次,或者把功课做得起走。”

  白知时本不答应的,但是看见娃儿还驯谨听话,他外婆又声明了不再加他的房租,虽然别些佃客全须再加百分之二百时。

  关系到了宾东,谈话的机会就更多,而谈话的范围也更大了。不到两个月,彼此的身家,彼此的经历,彼此的心性,彼此的嗜好,彼此的爱恶,好像彼此都很了然。高太太最感觉白先生是好人的地方,便是白先生自己只管连纸烟都不抽,但从没有劝她戒过鸦片烟。这一点,就与她在近年来所碰见的男子们不同啦!别一些男子,好像都比白先生强,就连在警察局里服务了多年,直无升迁希望的那两个亲戚,也好像比他有出息。不过那两个人曾在代她买烟膏时偶尔说过“这东西虽然还多,但越来越贵,一天多吃两口,实在划不过,不如戒了的好!”从这上头想来,白先生却又比任何人都好,通达人情,心地纯善。

  但是白先生到底还有点书呆子气,第一,先不招呼他,他从不先招呼人;第二,没正经事情请他,他只能站在堂屋里说几句话,让他到房间里坐,也必须有唐寡妇或高继祖在一块时,并且从不坐床边靠烟盘;第三,唐淑贞来他耳房内时,他总要有礼貌的在温水瓶里奉敬一杯白开水。既未能特为她泡一碗春茶,又不肯不要倒白开水,而大家洒脱些。幸而唐淑贞有时亲手做点菜送他,比如红烧肉、清炖鸡之类,他倒并不推辞,并且还声明他是弄不出什么好菜回敬。有时请他吃顿便饭,或消夜,他除了真正有事,也是没有设辞推谢过,看来,他又并不怎么拘泥,倒比别的一些人来得撇脱,来得天真。

  唐寡妇母女到底对他存的什么想头,他好像从未去研究过,直至最近一天,他的外侄黄敬旃似有用意地问他:“舅舅,听说你有意思要续弦了吗?”

  “啥子话?”他大惊地说:“你听见哪个说的?”

  “自然有人这们说!……只看你的意思怎样,……我们替你想,倒该……”

  “胡说八道!”白知时外表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还是像在讲堂上说话时一样:“快五十岁的人了,又当此国难期间,一个人的生活尚成问题哩!……到底你从哪里听来的?……你们替我想的,是哪几个你们?”

  “就是同牛维新他们几个人。”黄敬旃只要不在人众跟前,是有问必答,而且谈话也有条理:“大家商量来,都赞成你再接个舅母的好。你又决心不回家乡去的,一个人住在成都,为啥不趁机会安个家?好在人家又有家当,嫁给你后,不惟不累你,并且还可以帮你的忙,你为啥还这们犹豫不决!大家都有意思要来劝你,才先叫我探探你的口气……你到底有没有这打算?”

  “我真不了解你们何为而有此议论?”白知时仍惶惶惑惑地道:“难道你们已替我物色到了对象,一切条款俱备,只待我一点头就解决了吗?……天下事有这样容易的么!”

  “对象不是已经有了,还待我们替你找?”

  “唔!你说的是……”

  “对啦!就是那个!”

  “莫乱说!”白知时马起脸,严肃说道:“别人是正正派派的寡妇,有财产有儿子的人……唉!作兴别人就要再醮,以她的身家年纪,不好找个三十几岁,做大事,有大发变的人?……别人并没有什么打算……我咋行!……莫乱说!别人的名誉要紧!……”

  “舅舅,你到底是装疯吗,还是当真?”

  “……”他只能张着大口。

  “老实告诉你,要不是唐老太婆特为把我喊去,叫我找个人来作红娘时,我咋个晓得你们的事情!……唐老太婆说,你们的感情很好,又谈得拢,又晓得你无挂无碍,有良心,有品行,岁数她也清楚,还说老点好,靠得住些!……又说,并不嫌你穷,她一家人并不要花你一个钱,只图有个人撑持门户,得她女儿喜欢,有依靠,小娃儿有人教管就行了!……又说,你是个方先生,她们都曾经向你漏过口风,希望你先提出来说的,你却走的是方格格路;成都的风气,从没有女家先向男家开口的,所以她们才商量了好久,特为喊我去讲明白,因为我们将来是亲戚,你们结了婚后,她是我的舅母,她是我的外婆!……”

  这番话,是黄敬旃特为把他约到城墙上,四下无人,向他说的。并且同时告诉他:同学们大家都兴奋得了不得,商量着去从军;他和牛维新等,已经报了名了,只等检验了身体,就开到新津飞机场,起飞到印度去。

  这于他白知时,直等于两个霹雳。

  头一个霹雳倒还在想象中,虽然通身被震得有点麻,到底是令人高兴的;其所以未把头脑震昏者,得亏有了年纪,而又有了点世故,同时又讨过老婆,对于女人的好处歹处,以及其神秘而最为男子所欣喜而视为不可测度处,也多多少少得了些经验。在平时,当唐淑贞眉眼传情,和她的妈殷勤过分时,未始没有遐想过,一则,不相信以他这个毫无前途的穷教习,会被一个积世老婆婆和一个能干的中年妇人真个看得上眼,因而更其庄重起来,生怕误会了别人的用意,稍不谨慎,被别人瞧白了,不但声名弄糟,并且即刻就有被驱逐而寄身无地的祸害。还有哩,就是顾虑太多了,自己没有钱,且不说将来自己要受别人的种种拘束,即同乡们说起,好像自己希图别人家当,而甘于卖身似的,也是不好听的声名呀!

  如今事情既然叫明,顾虑倒没有了,所剩下的只是切身的利害。当晚回去,先就找着唐淑贞,两个人开门见山谈论起来,一直就谈到三更,并且床边也坐了,烟盘也靠了。从这时起,一个大问题便横梗心上。但唐淑贞倒老老实实对他改了称呼,背着人称之为知时哥,当着人则曰白哥子。而且在说话时,也不大留心礼貌了。

  苟其白知时年轻十岁,这问题是不会成问题的,只须他说一句话,随便哪天结婚好了。不然,再老十岁,也容易解决,古人诗咏过的“我已扁舟将远逝,得卿来作挂帆人”,横顺只有那一条路,迟一点倒不如早一点的好。偏偏将近五十年纪,说老哩,尚不肯死,明知道前途并不怎么光明,然而总觉得光棍一条,自由自在惯了,今日与人结了婚,明天的自由生活便要大打一个折扣,犹之讨口三年,不肯做官的心情一样。那吗,就毅然决然地不干好了,唐姑奶奶并非离了姓白的就找不着第二个人,何况唐姑奶奶之选到他,不过出于理性上的利害打算,何尝像小说书上说的那种,一见就迷恋得像磁边铁的那样爱法,不结婚就非弄成一出悲剧不可。

  但是,在目前只认钱不认人,正如大家所说人欲横流之际,因了新生活,还正捧出四维八德,高喊精神抗敌,精神救国,而以他白知时之困顿,居然得蒙唐淑贞高太太的垂青,难道不即是中国传统精神之复活,不即是传奇上所谓的风尘知己是什么?倘拒而不纳,小则有伤个人感情,可以因恨成仇,大而言之,则是破坏固有道德,蔑视本位文化,不奉行新生活运动,而减少了抗敌救国的力量,那还了得?一言蔽之,毅然决然地不干,他实未能出此,别的都是借口自慰,只不过舍不得罢了。

  好在唐寡妇并未向他提出最后通牒,唐淑贞也答应他再作考虑,还是必依礼法,找证婚人,找介绍人,由她拿一笔钱出来,热热闹闹举行结婚典礼的好吗?抑或因在国难期间,诸事通融,简直就照摩登办法,仅在报上登一条“我俩同居了”的广告,连至亲好友都不请吃一台,而把两个铺拉在一起就了结了呢?在坤造这面倒无意见参加。

  他虽得了不限期的考虑时间,但是一周来的生活情形业已大变。第一是耳房前窗根下的行灶已不再生火出烟,不但每日三餐,已移到堂屋里陪着唐寡妇唐淑贞和高继祖在一张方桌上吃,而且还有意无意的自己坐在上方,唐寡妇坐在下方,唐淑贞母子则分坐左右,俨然是一家人的光景;所不同的,就只除了唐淑贞一个人外,其余的人还未改称呼,而好菜上桌,虽不一定要用筷子再三奉敬,但是高继祖总要被招呼着:“让先生多拈几筷,娃儿家莫乱抢!以前莫人管你,以后可不同啦,随处要学点规矩!”

  其次,就是出必告,返必面,虽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不知不由的总要这样做。

  今天就是个例,耳房门已自行闪开了,但只听见一打招呼,便自然而然站在正房的冰梅花窗下去,把刚进大门所计划的放下书包雨衣,立刻就去找人的事全忘记了。


国选文学(gx.hkz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