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梦远首页史籍历史戏曲戏剧笔记杂录启蒙修身
外国文学总集选集诗文评论古典小说诗词歌赋先秦典籍诸子百家四库提要
国选文学 > 梁启超 > 李鸿章传 | 上页 下页
李鸿章年谱(12)


  光绪廿一年,乙未,七十三岁。

  正月五日日军陷威海卫南帮炮台。李电示丁汝昌:“万一刘岛不保,能挟数舰冲出,或烟台,或吴淞,勿被倭全灭,稍赎重愆。否则事急时,将船击沉,亦不贻后患,务相机办理。”六日,威海卫北炮台守军逃散,翌日北洋海军大炮轰毁炮台、弹药库。

  正月七日张荫恒、邵友濂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会于广岛,日方代表以张等全权不足,拒与谈判。

  正月十八日丁汝昌、张文宣等自杀,威海卫海军及刘公岛守军降,北洋舰队覆灭。

  正月十九日清廷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议和约。

  正月廿四日李致电张荫桓,请代筹聘熟悉公法条约,智略文笔者襄助。张回电举荐李经方。

  正月廿七日李到京。次日,光绪召见李,讨论议和原则。

  二月八日日军陷牛庄,湘军魏光焘、李光久部伤亡近半,吴大澂自田庄台夜奔石山站。营口、田庄台旋继失守。

  二月十六日裁撤海军衙门及海军内外学堂。

  二月十八日李鸿章乘德轮离津赴日,随员有参议李经方、参赞罗丰禄、马建忠、伍廷芳等三十三人。廿三日李鸿章一行抵日本马关。廿四日,李与伊藤博文举行第一次会议,请乞停战。廿五日,伊藤提出休战条件,要求中国交出大沽、天津、山海关及铁路、军需,限三日即复。

  二月廿八日李与伊藤第三次会议,不提休战,但商媾和条件。伊藤允诺明日交阅和款。散会后李遇刺,伤左颊骨。李以和议重要,恐稽延时日,拒医生开刀取弹之请。而日本朝野震悚,日政府旋;决定无条件休战。黄遵宪马关纪事诗五首,其二日:“卅载安危系,中兴郭子仪。屈迎回纥马,羞引汉龙旗。正劳司宾馆,翻惊力士椎,存亡家国泪,凄绝病床时。”

  二月廿九日日军陷澎湖。

  三月五日中日停战条约成立,二十一日内,中日在奉天、直隶、山东境内暂停战斗行动。

  三月七日伊藤提出和议条款:朝鲜自主,割辽东、台湾、澎湖,赔款三亿,重订商约等。

  三月十四日因奉旨让地以一处为断,赔费以万万为断,李复电谓不敢轻允割弃台湾,让地限一处,不知将来能否办到?敌所已据处,争回一分是一分,未据处丝毫不放松。赔费一层,伊藤复函谓中国自家为难之处,不在应议之列。

  三月十六日李、伊第四次会谈。伊略让步,割地划出辽阳,赔款减为两亿,限三日内答复。

  三月廿一日李、伊第五次会谈,承诺日本条件。

  三月廿三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廿四日,李离日返国。廿六日,抵天津,奏报和约已成。奏折中有云:“伏维皇上灼知时局,许息战争,简界微臣,任以专使。臣何暇为一身之计,以重九重之忧,惟是汉刘敬之赴朔北,当时本属从权;宋寇准之盟澶渊,同朝或以为辱。臣适当事机棘手之际,力争于骄悍不屈之廷,既不免毁伤残年之遗体,复不能稍戢强敌之贪心。中夜以思,愧悚交集。所最疚心者,赔款虽减,尚有二万万两;奉天迤南虽退出多处,而营口至金、复一带不肯稍让。台湾兵争所未及,而彼垂涎已久,必欲强占。……臣昏耋,实无能为。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

  四月八日清廷批准中日条约。同日,御史易顺鼎奏劾李鸿章父子权奸误国,不可姑容,请罢和议,建迁都、拒守二策。

  四月十四日伍廷芳、联芳与日本代表伊东美久治在烟台互换和约。

  四月廿四日李接总署来电,告台民决留唐抚仍理台事,刘永福镇守合南,死守拒日。

  五月二日台湾民主国宣布成立,推唐景崧为总统。国旗蓝地黄虎,年号定为永清。

  五月六日,日军在台湾澳底开始登陆。同日,李电告伊藤,台湾已为自主岛国,中朝实难遥制,仅能照约交出,余均无从过问。

  五月十日李经方与日本桦山资纪会于基隆口外三貂湾,签订台湾交接文据。

  五月十二日唐景崧逃离台北赴沪尾,十四日,复走厦门。十五日,日军进占台北。

  闰五月十四日中俄在圣彼得堡订立借款合同,由俄法合借四亿法郎,即一亿两,年利四厘。用以偿付对日赔款。

  七月九日命李鸿章人阁办事,调王文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七月廿九日英教士李提摩太访晤李鸿章,请介绍往见恭亲王。李记李鸿章谈话要点如下:(一)帝听信师傅翁同翕之话;(二)大臣昧于外情,无人读过《泰西新史摄要》;(三)六部尚书均称西学为鬼子学。朝廷对明晓西学之士,未予重用;(四)上海出版之新闻报,可能得张之洞津贴,对李鸿章大肆攻击。

  八月十九日日本外相西园寺公望与俄、德、法三使商定交还辽东半岛,由中国增付赔款三千万两,交清后三个月内撤兵。

  八月廿六日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日本使臣林董商交还辽东事宜。

  九月二日刘永福乘英轮自安平赴厦门。

  九月四日,日军陷台南府及安平,台湾民主国亡。

  九月廿二日中日订立还辽条约七款。同日,李鸿章致函新疆巡抚陶模云:“……详察当路诸公仍是从前拱让委蛇之习,若不亟改,恐一蹶不能复振也。兄抚膺衰疾,蒿目艰虞,独居深念,仰屋窃叹,亦思竭囊底之智,以助局外之谈。然尔缕指陈,亦何以易君贤之所云邪!十年以来,文娱武嬉,酿成此变。平日讲求武备,辄以铺张糜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船,悬为厉禁。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敌而淆于群哄,轻于一掷.遂至一发不可复收。战绌而后言和,且值都城危急,事机万紧,更非寻常交际可比。兵事甫解,谤书又腾,知我罪我,付之千载,固非口舌所能分析矣。……

  十月三日督办军务处恭亲王、李鸿藻、翁同翕、长麟等商定以胡燏棻督造铁路,袁世凯练新建陆军,荫昌选八旗兵人武备学堂。

  十月十三日中日互换交还辽南条约。

  十一月廿七日前台湾巡抚刘铭传卒,年六十。

  十二月十六日李与日使谈判,派留学生赴日留学。

  十二月廿七日太后懿旨,改派李鸿章为正使、邵友濂为副使,往贺俄皇加冕。同日,李上吁辞使俄折,不许。

  光绪廿二年,丙申,七十四岁。

  正月八日清廷命李鸿章前往德、法、英、美各国聘问。伊子李经述随侍前往。

  正月十三日李鸿章奏,酌拟随带人员于式枚、罗丰禄、联芳等十员,并请准依赫德之议,委外籍税务司柯乐德、德璀琳、穆意索、赫政、杜维德五人充任参赞官,各至该本国向导顾问,李附片奏请准李经方随行襄助。

  正月十六日,慈禧召见李鸿章。

  二月十五日李一行四十五人离沪赴俄。

  三月十五日李抵敖得萨,受俄文武官员盛大欢迎。十八日,抵圣彼得堡。廿一日俄财政大臣微德与李谈东三省接路,李拒之。廿二日,李渴俄皇,呈递国书、珍物。廿五日,俄皇秘密接见李,提出满州铁路问题。廿六日,俄外长罗拔诺甫邀李晚餐,与微德商议东省铁路及同盟密约。

  四月十四日俄皇尼古拉二世在莫斯科举行加冕礼,李亲临致贺。十六日,李入宫庆贺,居各国专使首班。

  四月十八日李收总署电旨,准与俄订密约。廿二日,中俄同盟密约签字。廿六日,向俄皇辞行。

  五月三日李抵柏林,沿途参观造船厂。四日,觐见德皇威廉二世。十七日访俾斯麦,询以图治之道。俾劝练精兵以立国基。廿二日参观克虏伯兵工厂。

  五月廿四日离德人荷境,翌日抵海牙。廿八日,抵比京布鲁塞尔,翌日晋渴比王。

  六月四日李在巴黎晋见法国总统,参与国庆阅操。十一日,游巴黎博物院,得观中国古今宝物及佛教奇物。廿二日法总统饯别李鸿章于哈浮。

  六月廿六日李觐见英女皇维多利亚,并阅英海军会操。李作“伦敦火车道中口占”诗云:“飘然海外一浮鸥,南北东西遍地球。万绿丛中两条路,飙轮电掣不稍留。”廿九日电旨命李切实与英国商议增税事。七月一日,李赴汇丰银行主哈密伦之宴。六日,应修造海底电线忒回台公司午宴,下午与英相兼外长沙士勃雷言海关加税事。七日,访英前首相格兰斯顿。

  七月十四日李离英赴美。廿日抵纽约,受盛大欢迎。翌日晋见美总统。廿四日,美接待官员询及李之枪伤,李告在德曾以照骨之术检查。廿六日教会领袖访晤李鸿章,李与言儒家与基督教共通之道。

  八月八日李自加拿大西岸温哥华乘轮返国。

  八月廿二日中俄密约在北京互换。

  八月廿七日李返抵天津。

  九月一日复莲池书院山长吴汝伦书,述出使感想。函云:“……兄以二百日历九万里,驰驱酬应,晷无暂停,顽躯竟能支持,实非初愿所及。各处西医来视者,咸惊为秉赋之奇。……西人好名,所至之处,辄有报馆人执笔相随,朝夕不离,有如监史,即一言一笑之细,纤悉无遗。投老远行,供人描画,一何可笑!至其六国政教,近人纂述中,郭、曾、薛三日记所言,颇得涯略。此行辙迹所经,视数君为广,而时日则促,然详谘博考,已觉所见过于所闻。其扼要处,实在上下一心,故能齐力合作,无事不举,积富为强。中国则政杂言庞,而生财之法又不逮远甚。每于纵观之际,时增内顾之忧。胡文忠云,使我多财,天下事尚可为。昔尝叹味其言,然犹是第二义也。执事洞观时变,可与深谈,咫尺相望,未由抵掌,易胜怅念。此间休息旬日,即当人都复命。忽从西海,重履东华,去日几何,辄有东坡还朝如梦中之慨。”

  九月十四日李抵北京。十五日,觐见光绪,呈递国书宝星。

  九月十八日命李鸿章在总署行走。同日,以李鸿章擅入圆明园游览,交部议。廿四日《翁同赫日记》:“李鸿章吏议革职,旨改为罚俸一年,不准抵销。”

  十一月十日德使海靖向总署提出租借胶州湾五十年要求。


国选文学(gx.hkz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