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选文学 > 鲁迅 > 朝花夕拾 | 上页 下页
琐记(2)


  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不合适来。现在是发见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近来是单是走开也就不容易,“正人君子”者流会说你骂人骂到了聘书,或者是发“名士”脾气[21],给你几句正经的俏皮话。不过那时还不打紧,学生所得的津贴,第一年不过二两银子,最初三个月的试习期内是零用五百文。于是毫无问题,去考矿路学堂[22]去了,也许是矿路学堂,已经有些记不真,文凭又不在手头,更无从查考。试验并不难,录取的。

  这回不是 It is a cat 了,是 Der Mann,Das Weib,Das Kind [23]。汉文仍旧是“颍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但外加《小学集注》[24]。论文题目也小有不同,譬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是先前没有做过的。

  此外还有所谓格致[25]、地学、金石学……都非常新鲜。但是还得声明:后两项,就是现在之所谓地质学和矿物学,并非讲舆地和钟鼎碑版[26]的。只是画铁轨横断面图却有些麻烦,平行线尤其讨厌。但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27],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28],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29]》,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30]。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31]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32]也出来了,苏格拉第[33]、柏拉图[34]也出来了,斯多噶[35]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36],那书面上的张廉卿[37]一流的四个字,就蓝得很可爱。

  “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骙[38]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39]康有为变法[40]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但我们也曾经有过一个很不平安的时期。那是第二年,听说学校就要裁撤了。这也无怪,这学堂的设立,原是因为两江总督[41](大约是刘坤一[42]罢)听到青龙山的煤矿[43]出息好,所以开手的。待到开学时,煤矿那面却已将原先的技师辞退,换了一个不甚了然的人了。理由是:一、先前的技师薪水太贵;二、他们觉得开煤矿并不难。于是不到一年,就连煤在那里也不甚了然起来,终于是所得的煤,只能供烧那两架抽水机之用,就是抽了水掘煤,掘出煤来抽水,结一笔出入两清的账。既然开矿无利,矿路学堂自然也就无须乎开了,但是不知怎的,却又并不裁撤。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工作着。

  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44]”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留学的事,官僚也许可了,派定五名到日本去。其中的一个因为祖母哭得死去活来,不去了,只剩了四个。日本是同中国很两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呢?有一个前辈同学在,比我们早一年毕业,曾经游历过日本,应该知道些情形。跑去请教之后,他郑重地说:

  “日本的袜是万不能穿的,要多带些中国袜。我看纸票也不好,你们带去的钱不如都换了他们的现银。”

  四个人都说遵命。别人不知其详,我是将钱都在上海换了日本的银元,还带了十双中国袜──白袜。

  后来呢?后来,要穿制服和皮鞋,中国袜完全无用;一元的银圆日本早已废置不用了,又赔钱换了半元的银圆和纸票。

  十月八日

  【注释】
===
  [21]发“名士”脾气:这是顾颉刚挖苦鲁迅的话,当时他们同在厦门大学教书。参见《两地书·四十八》。

  [22]矿路学堂:全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创办于一八九八年十月,一九〇二年一月停办。

  [23]Der Mann,Das Weib,Das Kind:这是初级德语读本上的课文,意思是:“男人,女人,孩子。”

  [24]《小学集注》:宋朝朱熹辑,明朝陈选注,旧时学塾中常用的一种初级读物。内容系辑录古书中的片段,分类编成四内篇:《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儿外篇:《嘉言》《善行》。

  [25] 格致:“格物致知”的省称。《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格推究。清末曾用“格致”统称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作者在矿路学堂读书时的“格致学”,指物理学科。

  [26]舆地和钟鼎碑版:舆地,这里指地理学。钟鼎碑版,指古代铜器、石刻;研究这些文物的形制、文字和图画的,叫金石学。

  [27] 新党:指清末戊戌变法前后主张或倾向维新的人;这里指当时矿务铁路学堂总办俞明震(1860-1918),浙江绍兴人,光绪进士,1901年以江苏候补道委任江南陆军矿路学堂督办。

  [28]《时务报》:梁启超等人主编的一份旬刊,是当时宣传变法维新的主要舆论工具之一。一八九六年八月由黄遵宪、汪康年创办于上海,一八九八年七月底改为官报,八月出至第六十九期停刊。

  [29]华盛顿(G·Washington,1732─1799):即乔治·华盛顿,美国政治家。曾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30]《天演论》:英国赫胥黎(T·Huxley,1825─1895)《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中的前两篇,严复译述。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由湖北沔阳卢氏木刻印行,为“慎始基斋丛书”之一;一九〇一年又由富文书局石印出版。其前半部着重解释自然现象,宣传物竞天择;后半部着重解释社会现象,宣扬优胜劣汰的社会思想。这部书对当时我国知识界曾发生很大的影响。

  [31]恺彻(G·J·Caesar,公元前100─前44):通译恺撒,古罗马统帅,曾两次渡海侵入不列颠(英国)。

  [32]“物竞”“天择”:进化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生物都是互相竞争的;在自然界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种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33]苏格拉第(Sokrates,公元前469─前399):通译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34]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

  [35]斯多噶(Stoikoi):通译斯多葛,指公元前四世纪产生于古希腊,中经传播转变,存在到公元前二世纪的一个哲学派别。

  [36]《译学汇编》:当为《译书汇编》,一九〇〇年我国留学生在日本创办的一种月刊,译载东西各国政治法律名著,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后改名《政治学报》。

  [37]张廉卿(1823─1894):名裕钊,字廉卿,湖北武昌人。清代古文家、书法家。道光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在江宁、湖北等地书院授徒。

  [38]本家老辈:当指作者的叔祖周庆藩(1845-1917),字椒生,光绪二年举人,时任江南水师学堂监督。

  许应骙(?-1903):广东番禺人,清光绪年间曾任礼部尚书,当时反对维新运动的顽固分子之一。这里所说的文章,指一八九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四日)他的《明白回奏并请斥逐工部主事康有为折》,见同年七月十二日《申报》。

  [39]参:这里是弹劾的意思。

  [40] 康有为变法: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主张变法维新,改君主专制制为君主立宪制。一八九八年(戊戌)他与梁启超、谭嗣同等由光绪帝任用参预政事,试图变法;从同年六月十一日光绪颁布变法维新的诏令,到九月二十一日以慈禧为首的地主阶级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共历时一百零三日,故又称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41] 两江总督:总督,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两江总督在清初管辖江南和江西两剩一六六七年(清康熙六年)江南省又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仍与江西省并归两江总督管辖。

  [42]刘坤一(1830─1901):湖南新宁人。一八七九年至一九〇一年间数任两江总督,是当时官僚中倾向维新的人物之一。

  [43]青龙山的煤矿:在今南京官塘煤矿象山矿区。作者等当年所下的矿洞即今象山矿区的古井。

  [44]“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两句诗出自唐代白居易《长恨歌》。碧落,指天上;黄泉,指地下。


国选文学(gx.hkz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