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梦远首页史籍历史戏曲戏剧笔记杂录启蒙修身
外国文学总集选集诗文评论古典小说诗词歌赋先秦典籍诸子百家四库提要
国选文学 > 郑振铎 > 中国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第五十三章 散曲的进展(1)


  从元末到明初的散曲的进展——北曲的盛况——南曲的抬头——元、明间诸北曲作家们:汪元亨、谷子敬、丁埜、唐以初、汤舜民、贾仲明等——蒙古、西域人之工散曲者——朱有燉——康海与王九思——陈铎——常伦与王磐——唐寅的北曲——杨廷和及其“名公巨卿”们——元人作南曲者之罕见——高则诚为今知南曲作家的第一人——刘东生与杨维桢——南曲家的朱有燉———陈沂、王阳明等——徐霖、沈仕等——唐寅与祝允明等——李日华等

  一

  从元末到明的正德,散曲的进展,可分为两方面来讲。第一,北曲依然地在蓬蓬勃勃地滋生着,并未显露出衰弱的气象来。第二,南曲也由无人知的民间暗隅里,抬头而出,渐渐地占领了曲坛的重要的地位。但这时期的北曲,气象虽未衰落,作家虽仍不少,而能不为前人所范围者却不多,能独创一个新的作风者,尤为罕见。几个大名家,像朱有燉、常伦、康海、王九思、唐寅、陈铎等等,其作风左右脱不掉元代曲家们的范型。北曲到了这个时候,已是相当于南宋的词的凝固为冰,雕刻成器的时代了。虽有豪杰之士,也脱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以外去。倒是新起的南曲,表现出另一种清新活泼的气象出来,造成了以后一百几十年的曲坛的新局面。但在明初,南曲的作家实在寥寥无几。其全盛,则在弘、正之间。

  北曲的作家们,由元入明者,有汪元亨、谷子敬、唐以初、贾仲明、丁埜夫、汤舜民、杨景贤、刘东生诸人。贾仲明《续录鬼簿》所载尤多,大抵皆为元、明间人。

  汪元亨,饶州人,浙江省掾。但《乐府群珠》(卷三)则以他为“元尚书”,不知何据。贾仲明说他“有《归田录》一百篇,行于世,见重于人”。《雍熙乐府》载他的散曲至百篇,殆即所谓《归田录》。他的散曲,脱不了马致远、张云庄式的“休居闲适”的气味,充分地表现着丧乱时代的无可奈何的享乐主义,像他的《折桂令》:

  问老生掉臂何之?在云外青山,山下茅茨。向陇首寻梅,着杖头挑酒,就驴背咏诗。叹功名一张故纸,冒风霜两鬓新丝。何苦孜孜,莫待偲偲,细看渊明《归去来辞》。

  还不是致远、云庄乃至小山诸人作品的翻版么?

  谷子敬所作杂剧有《城南柳》等。所作“乐府隐语,盛行于世。蒙下堂而伤一足,终身有忧色。乃作《耍孩儿》乐府十四煞以寓其意,极为工巧。”(《续录鬼簿》)惜此《耍孩儿》今已不可得见。

  丁埜夫,西域人。“故元西监生。羡钱塘山水之胜,因而家焉。动作有文,衣冠济楚。善丹青小景,皆取诗意。套数小令极多。”(《续录鬼簿》)但今也罕见他的所作。

  唐以初名复,京口人,号冰壶道人。“以后住金陵,吟卜诗,晓音律。”杂剧有《陈子春四女争夫》,今佚。散曲有《普天乐·徐都相书堂》一首:“伯牙琴,王维画,文章公子,宰相人家,联一篇感兴诗,说几句知音话。”及《红绣鞋》四首见于《乐府群珠》。

  汤舜民所作乐府,今传者尚多。贾仲明谓“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赉常及。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舜民之作,是曲中的老手、能手;圆稳老到,是其特长,却没有怎样了不得的天才。像《南吕一枝花》:“树当轩作翠屏,月到帘为银烛,柳绵铺白厨毡,苔绿展翠绒褥,四壁萧疏。若得琅玕护,何须萝蔓铺。”(《题田老斋》)设景也还平庸,不见怎么的新警。

  杨景贤本为蒙古人,“因从姐夫杨镇抚,人以杨姓称之。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续录鬼簿》)永乐初,与舜民及仲明同被宠遇。

  贾仲明(一名仲名)自号云水散人,所作散曲有《云水遗音》等集。惟今传者已不多。刘东生“作《月下老定世间配耦》四套,极为骈丽,传诵人口。”(《续录鬼簿》)《世间配耦》疑为杂剧。其散曲也罕见。

  朱仲宜为元末人,名经,陇人,号观梦道士,又号西清居士。以儒业起为浙江省考试官。尝为《录鬼簿》作序;和贾仲明也相交甚深。其子启文,任中书宣使。文学过人,“亦善乐府隐语”。

  此外,《续录鬼簿》所载,还有:刘君锡,燕山人,“隐语为燕南独步”。夏伯和,号雪蓑钓叟,松江人。“文章妍丽,乐府隐语极多”,尝作《青楼集》。全子仁,名普庵撤里,高昌家秃兀儿氏,元赣州路监郡。詹时雨,随父宦游福建,因而家焉。“乐府极多,有补《西厢变棋》(疑即今传之《围棋闯局》)并‘银杏花凋残鸭脚黄’诸南吕行于世。”刘士昌,宛平人,“所作乐府,语极骈丽。有《四季》黄钟及《娇马衫》中吕传于世。”花士良,高邮人,洪武初知凤翔府事,后以事死非命。金尧臣,淮东人,左司郎中,“乐府有《金人捧露盘》、《沉醉东风》等行于世”。张伯刚,京口人,洪武初,任临洮太守。李唐宾,广陵人,号玉壶道人,淮南省宣使,“乐府俊丽”。兰楚芳,西域人,与刘廷信在武昌赓和,人多以元、白拟之。俞行之名用,临江人。“乐府小令,极其工巧。永乐中,嘉其才,官以营膳大使。”贾伯坚名固,山东沂州人,拜中书左参政事。倪瓒所作乐府:“有《送行水仙子》二篇,脍炙人口。”孙行简,金陵人,洪武初任上元县县丞。徐孟曾,兰陵人,号爱梦,世业医。“平居好吟咏,乐府尤工。然其气岸高峻,时人以为矜傲,呼为戆斋。”杨彦华名贲,滁阳宦族,自号春风道人。永乐初为赵府纪善。

  蒙古人、女真人及西域人工散曲者也有不少。《续录鬼簿》所载者,有:金元素,康里人氏,名哈剌,“故元工部郎中,升参知政事。尝有《咏雪塞鸿秋》为世绝唱。后随元驾北上,不知所终。”金文石,元素子,因其父北去,忧心成疾,卒于金陵。“作乐府,名公大夫伶伦等辈,举皆叹服。”月景辉,也里可温氏,居京口,官至令尹。“吟诗和曲,笔不停思。”赛景初,西域人,授常熟判官。“遭世多故,老于钱塘、西湖之滨。”沐仲易,西域人,故元西监生,“有《自赋大鼻子》、《哨遍》,又有《破布衫》,《耍孩儿》盛行于世”。虎伯恭,西域人,“与弟伯俭、伯让以孝义相友爱。当时钱塘风流人物,咸以君之昆仲为首称”。

  涵虚子《太和正音谱》所录“古今众英”中有明初曲家十六人。在上面所举的以外者,还有王子一、王文昌、陈克明、穆仲义、苏复之、杨文奎等五人。这些元、明之间的散曲作者们,其作品传于今者殆百不存一。大多数皆片言只语,不遗于人间。其偶有所遗,像杨彦华的《春游》(《端正好》套):“江南自古繁华地,追胜游尽醉方归。波动处绿鸭浮,沙暖处红鸳睡。风流佳致,省可里杜鹃啼。”王文昌的《夏景》(“南北合套”):“碧烟淡霭暗蘼芜,洒几点黄梅雨,菡萏将开燕将乳。”兰楚芳(兰,《正音谱》作蓝)的《春思》(《愿成双》套):“青春一捻,奈何娇羞更怯!流不干泪海几时竭?打不破愁城何日缺?诉不尽相思舍!”也都不是什么惊人的名篇。

  继于贾仲明时代之后的散曲作家,仅一朱有燉耳。涵虚子(朱权)所作散曲,今未见一篇。其他作家,则连姓氏也不曾见之记载。宣德到成化的六十年间的散曲坛实是沉寂若墟墓的。幸赖朱有燉纵横驰骤于其间,稍增生气。“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那时不唱宪王的乐府,又唱谁的?有燉的散曲集《诚斋乐府》,今日亦幸得见全部。诚斋之曲,亦多陈腐的套语,远不如他的杂剧之能奔放自如,别辟天地。像《隐居》(《一枝花》套)的一段:

  对着这一川残照波光暝,两岸西风树色明,看了这山水清幽足佳兴。醒时节共樵夫将古人细评,醉时节就蓬窗将衾裯款挣,任那鼻息齁齁唤不醒。

  又像《嘲子弟省悟修道》(《粉蝶儿》套)的一段:

  既得了黍珠般一粒丹,急将来华池中满口吞,这的是神仙自有神仙分,那其间将你这折柳攀花的方才证得本!

  都不是什么上乘的曲子。


国选文学(gx.hkz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