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选文学 > 周作人 > 鲁迅的故家 | 上页 下页 |
九、两种书房 |
|
现代的青年大都没有受过塾师的薰陶,这是一种幸福,但依据塞翁得马的规律,同时也不免是损失。私塾里的教法多是严厉烦琐得不合理的,往往养成逃学,不爱用功的习惯,能够避免这种境遇是很好的事,但因此不知道书房的情形,看小说或传记时便不很能了解。例如鲁迅在《朝华夕拾》里所讲三味书屋的先生,和《怀旧》里的秃先生不是一回事,这在文章的性质上,一是自述,一是小说,固然很明了,在所记事件上也一样的清楚,不可能混为一谈的。 因为三味书屋是私塾,先生在家里开馆授徒,每节收束修若干,学生早出晚归,路近的中午也回家去吃饭,有钱人家则设家塾,雇先生来教书,住在东家的家里,如秃先生那样,这完全是两种办法。 鲁迅家里一直请不起先生,只是往先生家走读,所以三味书屋当是实在情状,《怀旧》里的家塾则是虚拟的描写,乃是小说而非真的回忆,即如读夜书,非在家塾也是没有的事。有人讲鲁迅的故事,把这两件事团作一起,原因一半是由于不明白从前书房的区别,但是把人品迥不相同的两位先生当做一个人,未免对于三味书屋的老先生很是失敬了。《怀旧》里影射辛亥革命时事,那时鲁迅已是三十一岁,自然也不能据为信史,说他是正在读《论语》了吧。 |
国选文学(gx.hkzww.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