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选文学 > 古典戏曲 > 长生殿 | 上页 下页
洪昇简介


  洪昇(1645~1704),钱塘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康熙七年(1668)北京国子监肄业,科举不第,白衣终身。

  其《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国子监监生,诸多好友亦受牵连。后人有“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叹。

  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1704),江宁织造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返杭时于乌镇醉后失足落水而亡。

  著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戏曲仅存《长生殿》和《四婵娟》两种。今人辑有《洪升集》。

  ***

  洪昇于清顺治二年七月初一(公元1645年8月21日)出生,其时全家正在逃难,满月后才回到城里。洪姓是钱塘的望族,世代书香。外祖父黄机,康熙朝官至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年少时曾受业于陆繁弨、毛先舒、朱之京等人,15岁时已闻名于作者之林。

  康熙三年(1664)七月,与舅父女黄兰次结婚。四年后,北京国子监肄业,因未得官职,失望而归。27岁前后,遭“天伦之变”,为父母所不容,被迫离家别居,贫至断炊。

  康熙十二年冬,再度前往北京谋生。两年后,诗集《啸月楼集》编成,受到李天馥王士祯等赏识,诗名大起。卖文为活,而傲岸如故。

  康熙十八年冬,其父被诬遣戍,洪昇奔走呼号,向王公大人求情,并且昼夜兼行,赶回杭州,奉侍父母北行,后遇赦得免。

  康熙二十七年,洪昇将旧作《舞霓裳》改写为《长生殿》,传唱甚盛。次年八月间,招伶人演《长生殿》,一时名流多醵金往观。时值孝懿皇后佟氏于前一月病逝,犹未除服,给事中黄六鸿以国恤张乐为“大不敬”之名,上章弹劾。下刑部狱,被国子监除名。与会者如侍读学士朱典、赞善赵执信、台湾知府翁世庸等人,均被革职。时人有“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句。

  康熙三十年不得已返回杭州。

  康熙三十四年,《长生殿》付刻,老友毛奇龄作序,序中说:“予敢序哉?虽然,在圣明固宥之矣。”明确指出康熙帝已不再追究这部剧本。

  康熙三十六年,江苏巡抚宋荦命人安排演出《长生殿》,观者如蚁,极一时之盛。洪昇在宴席上“狂态复发,解衣箕踞,纵饮如故”(尤侗《长生殿序》)。自此之后,吴山、松江等地相继演出。

  康熙四十三年江宁织造曹寅集南北名流为盛会,独让洪昇居上座,演出全部《长生殿》,历三昼夜始毕。

  六月初一日(即公元1704年7月2日)自江宁返,行经乌镇,酒后登舟,堕水而死,终年六十。

  洪昇致力于戏剧创作,在《长生殿》之前写过不少剧本,现仅存杂剧《四婵娟》。此剧仿明代徐渭《四声猿》,四折各写一个故事,有谢道韫咏雪、卫茂漪簪花、李易安斗茗及管仲姬画竹。

  ***

  据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所述,其第一稿写于杭州,名《沉香亭》,中心是写李白的遭遇,大概在康熙十二年(1673)前完成。
  第二稿写于移家北京之后,因友人说《沉香亭》的“排场近熟”,于是删去李白情节,改写为李泌辅佐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写成于康熙十八年。
  最后一稿,去掉李泌的情节,“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在康熙二十七年完成。


国选文学(gx.hkz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