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梦远首页史籍历史戏曲戏剧笔记杂录启蒙修身
外国文学总集选集诗文评论古典小说诗词歌赋先秦典籍诸子百家四库提要
国选文学 > 郑振铎 > 中国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第五十五章 拟古运动的发生(1)


  拟古运动的发生——李梦阳的出来——“七子”与“十子”——何景明、徐祯卿等——吴中诗人们:沈周、唐寅等——散文作家的寥寞——王守仁与马中锡、王鏊等

  一

  在李梦阳、何景明不曾出现以前,明初的诗文坛是异常的散漫、萎弱的。散文是压伏在唐、宋诸古文家的势力之下,没有一个人敢于超出这个势力圈之外。散文作家们是那样的无生气,连呻吟、呼号的心肠都没有,所谓“不知不识,顺帝之则”者,恰正是那时候文坛的实况。三杨的台阁体,固然是如此,李东阳辈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是庸俗,他们是低头跟着人走。他们没有创立一家之学,一派之说的野心。至于诗坛,情形却是相反,没有定于一尊的主派,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批评主张。有学唐的,有学宋的,也有学元人的。有追踪于东坡之后的,有主张温、李的,有崇奉严羽之说的。他们是凌乱,散漫,各自争唱着。不曾有过挺身而出,揭竿而呼的诗坛的勇士。他们的能力,同样的也不能够达到独辟一径,独创一派的雄略宏图。他们的气魄还不够大,他们的呼声还不够高。所以都只是人自为战,绝不能够“招朋引友”以成一个大团体。

  其能“登高一呼”,四望响应者,当自何、李所提倡的拟古运动始。这运动的结果,并不怎么高明。他们引导一部分的群众入于更黑暗的一层魔障中了。然而他们的运动的意义,却别有在。他们拨动了“反抗”的钟摆;他们挑起了争斗,提倡夸大的宣传的风气。他们以惊世骇俗的主张,冲破了以前的陈腐平庸的罗网。久为“平庸”所苦的群众,受到这一声“断喝”,便都抬起头来,有些活动之意。至少,在这一点上,何、李的拟古运动是不能蔑视的。至少,他们是比较的有雄心、有号呼的能力的作者。

  这个运动的主将为李梦阳(1472~1529)。他是一位精力㳽满的人。他够得上做一个先锋。王廷相道:“李献吉以恢阔统辩之才,成沉博伟丽之文。游精于秦、汉,割正于六朝,执符于雅谟,参变于诸子,用成一家之言。遂能掩蔽前贤,命令当世。”他的同辈是这样的推重他。但杨慎却很不满意地批评道:“正变云扰而剽袭雷同,比兴渐微而风骚稍远。”剽袭雷同,徒为貌似,实是他们的通病。但“矫枉之偏,不得不然”(《国宝新编》)。同时与梦阳相呼应者有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等,号“十才子”。又和景明、祯卿、贡、海、九思及王廷相,号“七才子”。他们倡导不读汉、魏以后书。他们自己所作的也往往估屈聱牙,取貌遗神。像梦阳的《诗集自序》:

  李子曰:曹县盖有王叔武云。其言曰: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今途咢而巷讴,劳呻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之谓风也。……李子曰:嗟,异哉!有是乎?予尝聆民间音矣,其曲胡,其思淫,其声哀,其调靡靡。是金、元之乐也,奚其真?

  故作沉奥佶屈之言,实在不见得怎么高明。后来推波助澜的人,却更进一步而“装腔作态”。散文遂沉溺于另一个厄运之中而不克自拔;转成为拥护唐、宋古文者攻击的口实。他们在散文一方面,其成就实在是很有限的。梦阳的诗,却比较的重要。他古诗乐府,纯法汉、魏,近体则专宗少陵。在《空同集》里,像《士兵行》:“北风北来江怒涌,士兵撄人人叫呼。城外之人徙城内,尘埃不见章江途。”《石将军战场歌》:“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草与蒿。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戏作放歌寄别吴子》:“惟昔少年时,弹剑轻远游。出门览四海,狂顾无九州。……弯弓西射白龙堆,归来洗刀青海头。昆仑沙碛不入眼,拂袂乃作东南游。江海汹涌浸日月,岛屿蹙沓混吴越。匡卢小琐拳可碎,鄱阳触怒踢欲裂。”都是狂放可喜的。难怪他会吸引了那么多的跟从者们!

  何景明也以能诗著。他字仲默,信阳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1483~1521)。他的《大复集》,论者的评价,乃在《空同集》之上。他不复有空同之“霆惊电煜,骇目振心”的气魄,却以“清远为趣,俊逸为宗”(赵彦复《梁园风雅》),有如“落日明霞,余晖映远”。他是一个苦吟的诗人。像《赠王文熙》:

  行子夜中起,月没星尚烂。
  天明出城去,暮薄长河岸。
  草际人独归,烟中鸟初散。
  解缆忽以遥,川光夕凌乱。

  像《怀沈子》:“沈生南国去,别我独凄然。落日清江树,归人何处船?”像《十四夜》:“水际浮云起,孤城日暮阴。万山秋叶下,独坐一灯深。”都很澹远,有盛唐风趣。他和空同,尝因论诗,互相牴牾。薛君采诗云:“俊逸终怜何大复,粗豪不解李空同。”申何抑李,此可为一例。

  徐祯卿(1479~1511)诗初沉酣六朝。散华流艳,所作像“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尝盛传于世。见空同后,遂悔其少作,一以汉、魏、盛唐为宗,但仍未脱婉丽的风格。像“行人独立宫墙外,又见空园落杏花。”(《楚中春思》)“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济上作》)边贡字廷实,历城人(1476~1532)。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有《华泉集》。他名不逮何、李,所作却清圆有远致。像“征马带落日,出门君已遥。层城不隔梦,夜夜卢沟桥。……临歧莫动殊方感,余亦东西南北人。”(《送马欹湖》)康海、王九思诗,多率直之作。他们是惯于作曲的,于诗当然不能出色当行。

  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人(1474~1544)。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有《家藏》、《内台》二集。钱谦益谓他“古诗才情可观,而摹拟失真”。这话正中伪拟古的作家之病。像“有芃者艾生我土,七年之病得者愈。”(《蕲民谣》)正可证其言。但像他的短诗:

  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
  帘户阒无人,春风自吹入。

  其作风却又迥然不同。

  朱应登字升之,宝应人(1477~1526)。官云南提学副使,升布政司右参政。有《凌溪集》。

  顾璘字华玉,南京人(1476~1545),官南京刑部尚书,有《息园》、《浮湘》、《归田》诸集。陈沂有《遂初斋》、《拘虚馆》二集(1469~1538)。

  郑善夫字继之,闽人,官南京吏部郎中(1485~1523)。有《少谷山人集》。他们并各有不同的作风,而皆依附何、李为重。究其实,未必都是走同一条道路。像顾磷的《简陈宋卿》:“颇怪陈无己,寻诗日闭门。空庭疏系马,细雨负清尊。……不嫌官合冷,烧烛对黄昏。”却颇有江西诗派的气味。郑善夫的诗,虽刻意学杜,而短诗像“鹧鸪啼上桄榔树,一寸乡心万里长”(《送人之郁林》),却也自有其特殊的作风。


国选文学(gx.hkz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